話說馬均向皇帝曹叡,以及太后郭女王、皇后毛氏,以及一眾外戚、王侯展示了自己復原的指南車之後,果然讓皇帝大加讚賞。

在曹叡的要求下,馬均指揮數名士卒,將自己所獨創的一件寶物抬到了堂下。

眾人此刻心中好奇,紛紛探頭張望著那由四名精裝士卒抬來的,由紅布蓋住的寶物。

馬均微微一笑,朝著四名軍士點了點頭,揮了揮手,四名軍士會意,撤去了蓋在那寶物之上的紅布。

眾人紛紛抬眼去瞧,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由諸多小木雕組成的大木雕轉盤。此大轉盤之上,雕刻的小木雕,盡皆都是一些樂工、舞女、持劍木人之形象,除此之外,木盤之上的空白之地甚至還雕刻鑲嵌著洛陽城百官屬衙,以及二十四坊、三市九觀中百姓舂磨穀物、鬥雞走馬的繁華景象。

此大木雕盤果然是難得的精美之品,但曹叡與眾人此刻心中明白,以馬均之能,以及其獻禮之隆重,不可能只是做了這麼一副精美的木雕而已。

因此眾人驚歎於木雕之精巧之餘,心中依舊十分期待。

皇帝曹叡賞玩了片刻之後,笑著問馬均道:

“愛卿,此是何物啊?”

馬均笑著對皇帝與諸位皇親貴戚說道:

“啟稟陛下,太后,皇后殿下,以及諸位大人,此物名為‘水轉百戲’,其自有精巧獨到之處,並非是木雕死物,待臣為陛下試演一番。”

眾人聞言,這才注意到那大木盤之下,似乎隱隱間有水光流動。

只見馬均拍了拍手,四名禁軍立即便按照之前演練過的程式轉動起了這‘水轉百戲’的機括,曹叡與一眾皇親貴戚只聽得一陣“咔咔咔”的機括運轉之聲,那木盤之上的諸多小人犬馬竟全部都動彈了起來!

眾人只瞧得目瞪口呆,昭德將軍郭表、步兵校尉卞琳、射聲校尉甄像等人甚至都不禁驚歎了起來。

甄像近月來一直便覺身子甚是不適,此刻激動過甚,竟忍不住咳嗽了起來,但他生怕攪擾了皇帝雅興,因此才輕輕咳了一聲,便強行將不適之態壓了下去。

原來馬均這套‘水轉百戲’,其外雖乃是以大木雕刻而成的大木盤,但木盤腹中,卻暗中設下機關,其中有無數木質機關動輪,而此機關,則又是利用水力來催動齒輪運轉的。此大木盤其形若輪,可於平地擺放,只消一開動機關,這木盤之上的木偶樂工即開始擊鼓吹簫,歌女則開始翩翩起舞,伶人木偶也在其間跳丸擲劍、沿繩倒立,諸般小木人不僅千姿百態,且個個可於木盤之上出入自在,甚至還有個別木人可作疊羅漢之奇形、前後滾翻之險狀。

此時,皇帝與眾人面前的這副‘水轉百戲’中雕刻的百官衙署、舂磨鬥雞等場面,霎時便活了起來。曹叡一晃神之間,甚至都覺得自己此刻便宛若一尊俯視蒼生的真神,正在俯視著他腳下的億萬生民。

此刻,他的心情自然暢快無比,因此不禁拊掌大笑道:

“馬愛卿,你果然是有魯班墨翟之巧技啊!”

這時,馬均見時機已成,於是繼續開口言道:

“啟稟陛下,這只是微臣的第二件寶物。微臣今日,除了這司南車、水轉百戲之外,還有第三件寶物要進獻給陛下!”

————

要說這一年間,曹叡所做的最奢侈的事情,那便要說一說如今擺放在宣陽門大街兩側盡頭、洛水北岸的一對黃銅駱駝了。

這對銅駝,原本一直襬放在長安城,相傳是當年漢武帝為了紀念開通西域而特意鑄造的。

武衛副將曹羲此刻望著湯湯而過的洛水,以及眼前的那對雄偉燦爛的銅駝,心中感慨萬千。

數月前,皇帝為了裝飾洛陽城,專門下令,命曹羲親自率領數千禁軍,西去長安把當年漢武帝立於長安建章宮遺址的十二尊金人、一對銅駝、還有鍾虛、承露盤等各種古物統統遷移到洛陽來。

曹羲率領著一萬禁軍,一路上歷經艱辛,耗費了諸多人力,而那尊承露仙人實在是太過沉重,曹羲在命人拆運時即便萬般小心,還是不慎被打碎了仙人手中所託的承露盤,不得已,曹羲只能將那承露盤留棄在了霸城。

許是由於民間有人不滿皇帝如此不顧民力、勞民傷財,因此從長安故都還流傳來了一個離奇的故事,那就是承露盤碎折之時,“聲聞數十里”,那尊金銅仙人甚至也還潸然淚下。

最後,曹羲和一萬禁軍費盡了千辛萬苦,最終卻只將很少一部分古物被成功運至了洛陽城,這些被成功被運回洛陽的重器之中,其中最貴重的,就是這一對漢武銅駝了。

這對銅駝被移到洛陽後,便被皇帝特意安放在了宮城正南門閶闔門外的大街兩側。

此處乃是洛陽城最為繁華的地帶,而這對銅駝的加入,無疑為本就風光旖旎的洛陽又增添了一抹非凡的亮色。

在這對銅駝的後面,依次還排放著同樣從長安遷來的銅馬、銅龍、銅龜、辟邪、麒麟、天祿等黃銅巨塑。

住在大街兩側的坊間百姓們,為了方便稱呼這條他們最喜愛的大街,直接便將閶闔門至宣陽門這一整條街道喚作了“銅駝陌”。

曹羲心中也覺得,“銅駝陌”這個名字,的確十分好聽。

而曹羲不知道的是,這座街,便成了後世赫赫有名的銅駝大街,由於這條街道極為繁華,後世因此還常以“銅駝陌”借指繁華遊樂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