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初渡漢江、疑生襄陽(第1/2頁)
章節報錯
漢江南北,雖同屬荊州,但完全卻是不同氣象。
若說漢北還是人跡罕至的話,那麼此刻的襄陽城,則是真正的車如流水,馬如游龍。一看到熱鬧的地方,玄羲倆孩子便如脫韁的小野馬,東跑跑,西瞧瞧,在全新的環境中,他們似乎忘記了自己是從都城洛陽而來的孩子了。
一處店攤前,有幾人正在議論著什麼。
“聽說昨日,劉備前鋒已過三峽,攻破吳軍秭歸城了!”【注一:《三國志·蜀書二·先主傳》:“……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
“這麼快?也難怪,劉備此次御駕親征,帶的可都是精銳,而且,聽說還帶了不少西南夷的蠻人呢!”
“話雖如此,不過咱們襄陽城,有徵南大將軍在,既不用擔心蜀軍,也不用擔心吳軍。”
“對對對,只要平陵鄉侯在,我們什麼也不用擔心……”
曹羲一聽那兩人說到了自家姑父夏侯尚,立刻興奮起來,卻見夏侯玄打了一個‘噓’的手語,曹羲會意,此行最好不要讓姑父知曉,否則,讓姑父知道了阿玄和自己都在此處,有可能將大魏也捲入這場戰爭。
於圭心中暗暗叫苦,本以為吳軍憑藉三峽險要地勢,還可以抵禦蜀軍一時,可沒想到劉備已經穿過三峽,攻破秭歸,照這樣的速度,蜀軍不出一月便可攻至江陵,自己也必須加快行動才行,否則自己帶著兩位小侯爺,萬一正好撞上吳蜀大戰,後果不堪設想。
“師父,你看!”夏侯玄看著街角幾個穿著怪異的人。雖然那些人都打扮成荊州武陵蠻,但於圭一眼便可以認出,這些人與那漢水艄公一樣,都是西南夷人。他又仔細觀察了一下四周,發現不僅有蠻人,而且還有江東吳人,他們有的擺著攤兒,有的喝著茶,常人不細看也許看不出來,但於圭常年奔走荊襄,這些人自是瞞不過他的眼。
“他們會不會有什麼陰謀?”發現不對勁的曹羲緊張的小聲問道。
“玄兒,你覺得呢?”於圭望了望沉默的夏侯玄。
“我覺得”少年不假思索便答道:“他們不過是來刺探訊息的探子而已。”
“阿玄,你怎麼知道?”曹羲仍是想不明白。
“因為,吳蜀開戰,實力相當,他們最怕的、最不願意得罪的,便是我大魏這個強大的第三方,所以,陰謀絕不會有。”夏侯玄一臉自信,侃侃而談:“相反的,他們都會很擔心,我魏國會不會插手,如若插手,會相助哪一方。因此,襄陽城中的外人,以及先前的漢水艄公,都應該只是吳、蜀派來的密探、諜者而已。”
於圭笑著點了點頭,他不禁對這個孩子的評價又上了一層,這個十二歲的孩子不僅聰慧過人,沒想到對當今天下之勢的瞭解也是相當清晰。
“到底是誰,教會了你這麼多東西?”
於圭不禁好奇的問道。
“您是我師父,您說是誰教的我呀?”
夏侯玄狡黠一笑,倒是讓於圭無話可說。
不知不覺,天已經快黑了,於圭只得帶著倆孩子,找了一家不太起眼的客棧去投宿。
夜,漸漸深了。
但於圭卻仍未睡著,一想起父親,他便了無睡意。於圭乾脆穿好衣服,點亮了燭燈,席地案前,鋪開一張羊皮卷,開始執筆描畫什麼。
“嗵嗵嗵!”突然,一陣敲門聲打斷了於圭的思緒。
“誰?”於圭並未動身,只是將筆緩緩擱置。
“是我,師父!”夏侯玄發現門並未上鎖,便直接推開門進來:“師父,連門也沒有關好,你就不怕有刺客小偷什麼的?”
“你師父我又沒有和人結仇,哪兒來什麼刺客?”於圭笑笑:“再說,若是真的有刺客,你覺得憑這扇門,擋得住嗎?”
“師父說得對呀......”
夏侯玄若有所思的嘟囔了一句。
“’對了,大半夜的,你怎麼也不去睡,羲兒呢?”
“我睡不著,看到師父亮著燈,就來了。至於羲嘛,睡得跟死豬似得,我也不好打擾他。”玄頑皮的笑了笑,順手拿起於圭案上的羊皮卷:“咦?師父,這是……哪裡的地圖呀?”
夏侯玄好不容易,才認出了於圭畫的東西,原來是地圖。
於圭咳嗽了兩聲,稍稍掩飾了一下自己的尷尬。
“我估算了一下,要到江陵,至少還需兩日……”於圭似乎察覺到不太對勁,話音戛然而止。
“怎麼啦師父!?”
夏侯玄尚未反應過來,一臉不解的問道。
於圭用眼神指了指門,夏侯玄這才會意,他悄然到門口,猛地拉開了門。
“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