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說司馬遷在《史記》中,在同自然科學有關的一些問題上,顯示了自己廣博學識和求實精神。

其《天官書》是中國現存的第一篇系統描述全天星官的著作。

《曆書》則表達了他關於曆法的主張。

《律書》、《河渠書》、《貨殖列傳》等則有關於音律學、水利、地理知識的記述。

而且他所開創的在史書中記錄科學技術史料的先例,為後世所遵循。

他的首創之功,不可湮沒。

陳元最後做了總結:“綜上所述,天人感應固然尤其道理,但並不完全對,因為如果按照這套理論實施下去,科學技術也沒有進步的必要了,科學技術不進步,我們社會還怎麼進步,原地踏步嗎?”

“諸位先生,你們以為呢?”

顧雍、戲志才、田豐和沮授以及劉備被陳元這一通直接給說暈了。

並非他們不聰明,學識不廣播,但是陳元這一套理論是前所未有的。

他們自然有點懵逼啊。

但是你要說陳元在胡說八道吧,那又不是,因為聽著還很有道理。

當然有道理了,這一套理論這就做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論。

也不看看是誰提出來的。

戲志才率先反應過來,原因是戲志才與郭嘉比較像,有點離經叛道的感覺,對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的認同感沒有多深。

“天人感應若有疏漏,該以何論而當之?”

是啊,既然你覺得天人感應有問題,那麼應該以什麼理論來替代它呢?

要知道天人感應可是朝廷統治天下的根由之一,你既然要推翻它,就必須找一個能夠說服天下人的理論來代替它,不然以後朝廷該如何統治天下,那不就亂了嗎?

陳元自然有所準備。

當然他肯定不可能拿出什麼資本論,馬克思主義啥的,這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

陳元聞言一笑:“自然還是要用董子的思想了。”

眾人直接被陳元的騷操作給閃了腰。

好傢伙,既然你還是用董仲舒的那一套,那你反駁天人感應搞毛?

閒的逗悶子呢。

陳元自然不是閒的逗悶子。

董仲舒這一套雖然有些不合理的地方,甚至是錯漏之處,但是的確是符合這個時代的思想。

陳元也沒有能力另創一套,他也沒想過另創一套。

他只是想在這套理論之上加上崇奉科學技術的思想。

不要把科學技術視為奇技淫巧而鄙視,導致很多聰明人發明出來的東西不僅得不到重視,而且到最後居然都失傳,這太可惜了,這樣不利於社會的進步啊。

“我並非是反對董子的天人三論,反而我覺得董子天人三論是曠世之說,但其中對於科學技術之限制,是其一大謬誤,虛予以改正,如此便可為朝廷之理論之基也。”

“科學技術非是奇技淫巧,實乃是社會進步之根本,乃是我華夏族征服天地自然之無上之道,必須加與推崇。”

“就比如我改進之造紙術,發明之印刷術,有此兩術便可是廣大貧寒之人開智讀書,更可讓朝廷行政效率提升數倍,難道此等之術還是奇技淫巧嗎?難道我們不應該把其列為國之重術嗎?”

眾人聞言,不復剛才的懵逼狀態。

反倒是若有所思。

他們現在算是聽明白了,陳元這是在天人三論的基礎上,加上一論。

是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之論。

此時眾人也都被陳元說服了,但是這個事情不是那麼好做的。

“子初,汝之所言我等皆以明瞭,深以為然,然此事事關重大,不可輕舉妄動,需要緩緩圖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