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抬眼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陳群,嚥下口中食物後道:“長文可是覺得元有些無禮?”

陳群點點頭:“食不言,寢不語,此乃先聖之言,我等當遵從之。”

食不言,寢不語。

你說這話有道理嗎?

自然是有道理的。

吃飯睡覺的時候不說話,不僅有利於咀嚼,充分吸收食物營養,還能更好的睡眠,這對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

而且,吃飯的時候說話,很容易從嘴裡噴濺出唾沫和食物殘渣,這非常的不禮貌。

但是,話又說回來。

這個時代都是分食制,一人一案,也就談不上禮貌不禮貌的問題。

就算你肺活量再大,你的唾沫和食物殘渣也噴濺不到別人的案上去。

所以吃飯的時候發出聲音,這就是一個個人喜好問題了。

陳元平日裡也不會吧唧嘴的,他之所以如此,是故意的。

他要以此引出一些東西。

陳元笑了:“長文,這便是吾與你等的不同之處,先聖之言你等盡皆從之,而我呢?擇而從之,正所謂五經注我,我注五經。你可明白了?”

陳群臉色一變。

他聽懂了陳元的意思,這是在委婉的表示,他與潁川陳氏走不到一起去的。

不過,陳群聽懂了,可是卻不甘心。

潁川陳氏固然是名望卓著,勢力龐大,但是他們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一個諸侯紛爭的亂世說不定又要開始了。

潁川陳氏自己是沒有那個能力爭雄天下的,而且他們也不會爭雄天下。

那麼如何儲存陳氏順利的渡過這個亂世並且壯大自己的力量,就擺在了潁川陳氏的面前。

所以,當知道陳元容貌長得與太丘公十分相似的時候,他們就動了心思。

主要原因還是陳元在劉備麾下的地位。

只要陳元能夠認祖歸宗,潁川陳氏必定會獲得巨大的利益的。

而且他們基本可以確定,陳元就是陳光之子。

只不過,早些年的時候,陳光與陳家發生了一些事情,導致陳光遠走涿郡,並在涿郡娶妻生子,再沒有返回潁川。

發生的事情也不復雜。

無非就是家族內鬥而已。

陳寔兒子不少,其中就以長子陳紀和幼子陳光最為出色。

本來這倒也沒什麼,可是不知什麼時候傳出了三君的稱號。

三君也就是指陳寔、陳紀和陳光。

三人齊德同行,並著高名。

這一下就惹惱了一人。

便是陳諶。

陳諶是陳寔第四子,生來也是十分聰慧,但是有個缺點便是心胸狹窄了一些,而且好名。

最好用了一些手段,汙了陳光名聲,導致陳光離家出走,遠走北地。

陳寔和陳紀都看的明白,但是兩人又有什麼辦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