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4章 大明不需要出賣女人來換取前程(第1/3頁)
章節報錯
"元輔,這件事不好辦啊."
吏部後堂,張瑞圖\盧象升\黃宗羲\顧炎武\陳鴻道\方以智\孫奇逢\朱舜水\周炳章等新黨官員聚在一起,商議著張好古提出來的取締大明境內青樓勾欄之地一事.
張好古微微點了下頭:"我知道這件事不好辦."
"青樓畫舫也好,勾欄之地也好,和地方官府\士紳關係甚密啊.""地方官吏與士紳,商賈勾結,是絕對不允許的."
說著,張好古看向黃宗羲:"太沖啊,我大明的運河,自南直隸一直抵達京師附近的通州,而通州到京師,則是由通惠河進行漕運."
"然而這通惠河,自仁宣開始,時不時就會出現淤積堵塞,尤其是大災之年."
"英宗土木堡戰敗,瓦剌和韃靼部的二十餘萬大軍逼近京師,而京師存量不足十日,京中糧價一日高過一日,百姓惶恐,軍中無糧;代宗景泰帝下令自江南調糧,可漕運抵達這通惠河又給堵了,據說有什麼淤積水鬼一說."
"啊,諸位,你們說,這通惠河為什麼會時常堵塞,而且堵得這麼是時候?"
黃宗羲毫不猶豫的說道:"背後涉及利益太大."張好古笑道:"正是如此."
"京中無糧,而糧商手裡的糧食就能賣到高價,糧商背後站著朝中百官,勳貴,以及地方豪紳,他們都不能坐視大把的銀子從自己眼前流逝."
"至於京中無糧會有何後果,瓦剌和韃靼大軍到了軍中無糧如何作戰,以及京師如何保全,他們根!本!不!在!乎!"
張好古深吸一口氣:"自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大明到了極盛的時候;啊,就如同一棵大樹,枝繁葉茂,正是好年頭."
"這樹上的鳥也好,蟲也好,覺得這麼大一棵樹,丟點東西無所謂,你蛀一個洞,我折一段枝,都覺得傷不到朝廷根本,乃至大樹自己都覺得無所謂."
"啊,我枝繁葉茂,樹大根深,丟幾片葉子,斷幾根細枝又有何妨?"
"朝廷太強了,強到所有人都覺得,自己貪點,拿點,無所謂,朝廷有這個能力承擔這點小失誤,小問題,畢竟大明地大物博,國強民富."
"大明從正統開始,就歪了,上到英宗,下到群臣,都開始在大明這顆大樹上,摘葉,折枝,乃至挖根!"
"啊,大明地大物博,大明億萬百姓有足夠的承受能力,英宗帶頭胡作非為,勳貴和朝臣跟著胡作非為,然後地方士紳也跟著亂來...大明的衰弱,就是這麼來的."
看著這些新政的核心,自己的嫡系陷入思索,張好古緩緩說道:"如今大明推行新政看著又強盛起來了,地方上百姓又富裕了,有些人啊,就又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朝臣和地方士紳來往密切,盤根錯節,從地方到朝廷,看起來樹大根深,一動就要動一片."
"但咱們推動新政是為了什麼?新政推行到現在,又怕過什麼?""那些纛蟲?還是地方的劣紳?貪官汙吏?"
"你們覺得這件事不好辦,無非是覺得青樓勾欄自古便有之,百姓已經習慣了,貿然取締,會給民間帶來影響."
"但本閣告訴大家,擋在我們面前的,從來不是百姓,而是那些自詡為民計程車紳,官吏!"
"為了朝廷的健康,也是為了大明千秋萬代,這青樓也好,勾欄也罷,是必須要取締的,百姓從來不會因為賭場\勾欄這些地方被取締就活不下去,甚至這些地方沒了百姓能活的更好,家家能有餘錢,大明的男子能娶到媳婦,大明的戶籍和新丁會不斷增多."
"賭場勾欄,不曾給朝廷提供半分稅收,還擄掠拐賣人丁,掏空百姓家財,這錢落到他們口袋裡,還能流動起來麼,他們只會拿去賄賂官吏,上下織網,絕不會用在正道上!"
"這些地方,百害而無一利,沒了青樓賭場,大明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甚至會更好,如果真有人,覺得沒了賭場和青樓就活不下去,賭和嫖戒不掉,那這種人對大明還有何用處?"
張好古端起茶盞來將茶水一飲而盡,隨後將茶盞重重拍在案上:"這件事,認真辦,用心辦,無論南北."
"青樓畫舫必須由衙門監管,決不允許再新增,而勾欄之所,即刻取締!"
"北方取締完了,派出巡察御史前往南方各省監督,現在是天啟十年九月十四,兩個月內,北方各省必須取締全部勾欄之所,所有青樓畫舫的女子都要接受檢查確保其健康,其費用讓各家青樓畫舫自行承擔."
"其勾欄之所的女子,不能說朝廷把這些女子解救出來就不管她們死活,任其自生自滅;若是願意回家的,發放路費讓其回家;願意留在原地的,朝廷安排生計.這些女子的財物依舊歸她們所有,那些身體實在是不好的,由各地衙門送去醫所救治,所需錢財地方衙門承擔.勾欄之所內查抄的財貨,三分之一留給地方用以安頓這些女子,發展地方民生;餘下的押解進京."
"這件事,稅務衙門和御史都要跟進,既要保證錢財不會平白消失,也要確保這些錢都用對了地方."
"兩個月後,本閣要看到北方各省所有勾欄之所全部消失.""諸位還有何意見?"眾人齊齊說道:"尊元輔之命."張好古點了點頭:"通知各省,即可去辦吧."
"成秀啊,你留下."
新黨內部意見達成統一之後,事情就好辦了,起碼這北方是沒有什麼能阻擋朝廷政令存在的,至於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