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繩武很煩躁,為了錢而煩躁。他不是傻子,也不是毫無能力的誇誇其談之輩。

真正一點能力都沒有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右僉都御史這個位置上的。別看右僉都御史才正四品,可四品是一個天塹,四品以下職位眾多,四品以上職位眾多,但就四品職位稀缺的很,是真正的位少權重。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四品職位太少,每個都很重要,而且四品是一個重要的坎,四品之下晉升很容易,可再往上的話,四品的位置就那麼多,不擔任四品你怎麼升三品?

大明真正的權貴高層,京師地方重臣都是三品銜,無論是正三品還是從三品,都要跨越四品這個坎,跨過去你就是大明真正的大人物,跨不過去你一輩子就只能在五品待著。

楊繩武能坐在正四品銜上足以見崇禎對他的重視,更何況這是右僉都御史,是御史,還是巡視順天府的御史。

從正四品的僉都御史擢升到正二品的薊遼總督領兵部尚書銜,晉太子少保,足以見崇禎對楊繩武的恩寵和看重。

當然,楊繩武也很清楚,崇禎這樣的皇帝,多疑好忌,信任你的時候是真的對你掏心掏肺,但一旦失去崇禎的信任,那就不是崇禎對你掏心掏肺,而是把你給掏心掏肺。

崇禎就是這樣的人,有能力能得到信任,升官真的很簡單。而崇禎皇帝給楊繩武的任務一點也不簡單,這也是為何楊繩武的官銜升的這麼快的原因,崇禎皇帝要楊繩武拿命去拼,或是楊繩武自己的命,或是手下二十萬大軍的命。

而眼下,最重要的薊鎮邊軍,山海關守軍這十萬邊軍精銳,卻處於缺錢少糧,甲胃不全的狀態。

坐在大帳內,楊繩武皺著眉寫了幾封信隨後交給幾個貼身的僕從:“這一封交給內閣楊嗣昌楊閣老,這一封交給兵部劉鴻訓劉部堂,這一封交給五軍都督府。”楊繩武是要補給去了,沒有足夠的錢糧,喂不飽二十萬大軍的肚子,拿什麼讓他們拼命?

幾封信很快送到京師,楊嗣昌收到信後臉一黑,他知道下面人貪腐,但他並沒在乎,畢竟大明的工資就這麼點,你不讓下面人吃飽,人家怎麼給你幹活?

可楊嗣昌沒想到,這些人貪的腦子都沒了,一個個竟然把邊軍的錢貪到這個地步,他們真的不怕抄家滅族嗎?

楊嗣昌很快去找溫體仁和施鳳來,三人看著這封信後,溫體仁和施鳳來二人臉色也難看的很。

“我從戶部再抽調一筆銀子撥給楊繩武,不管怎麼說,山海關必須要修繕好。”施鳳來說著,心裡已經琢磨要不要先弄幾個肥豬來緩一緩燃眉之急了。

溫體仁看向施鳳來:“戶部的銀庫還有多少銀子,夠用麼?”施鳳來搖了搖頭:“不夠啊,戶部還要給成國公撥銀,還有南國後續幾批兵馬入京的銀錢。你們也知道,陛下又下旨了,湖廣和浙江的十萬兵不夠,四川、貴州要出十萬兵,江西、福建要出十萬兵,兩廣要出十萬兵,陛下又加了十萬兵,這三十萬兵一旦入京,人吃馬嚼是多少錢。”

“原本徵調平賊餉是給這些人和成國公用的,如今調一批給山海關,就會有很大的空缺,畢竟山海關那邊,可不是一兩年沒修繕的問題。”溫體仁冷哼一聲:“那些貪腐的混賬,什麼錢也敢貪!先拿下一批吧,總要在陛下面前拿出個態度來,不然楊繩武的信,就該送到陛下的桌桉上了。”楊嗣昌點頭:“可行,有些人本來就不怎麼聽招呼了,什麼錢都敢拿,是該讓他們吐出來了。”在大明風雨飄渺,三人地位及及可危之際,三人終於再次團結在一起,這次不僅僅是為了大明,也是為了他們自己。

很快,大明京師就掀起了一陣動盪,御史們在朝堂上直接參了十幾位大小官員,拿出證據說明他們貪贓枉法,隨後崇禎皇帝大怒下旨嚴查,緊接著就是抄家。

短短時間內戶部就多了三百多萬兩銀子,當然報到崇禎皇帝眼前就是三十萬兩,如果讓崇禎皇帝知道十來個四五品官就貪了三百萬兩,那崇禎會怎麼想?

而崇禎知道這十來個人貪了三十萬兩後,氣的更是手都在哆嗦,他為了大明殫精竭慮,節儉的衣服穿了一年都不捨得換,宮裡更是節衣縮食,可這些貪官竟然貪了這麼多!

隨後楊嗣昌提出,山海關急需銀兩,崇禎立刻決定把這筆銀子送到山海關去。

於是,溫體仁、施鳳來、楊嗣昌多了二百七十萬兩銀子,楊繩武有了三十萬兩不打折的軍費,而崇禎,則收穫了豐收的喜悅。

三十萬兩銀子到了楊繩武手裡,讓楊繩武底氣足了些,而兵部劉鴻訓送來的大批軍械和火炮則是給了楊繩武更充足的底氣,他有自信,他能打到沉陽去!

有了充足銀錢和火器軍械的明軍也有了自信,十萬邊軍更換軍械,領到了軍餉,而十萬南國衛所兵本來就領了開拔餉,楊繩武還給他們許諾,打進遼東,每打下一座城,就把那座城三成的財富拿出來分給所有兵士,他一分不要。

這樣的允諾讓南國兵也興奮起來,一座城的三成啊,早就聽說遼東富饒,那些大同黨人把遼東建設的堪比江南魚米之鄉,哪怕一座城就十萬兩,十座城不就是一百萬了?

一想到這,南國衛所兵們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一個個也不懶散了,雖然皇帝老子給的錢不夠讓他們賣命,但楊繩武楊總督允諾的可是實打實的金銀財寶啊。

楊繩武很快就將這二十萬兵握在手裡,手段之老練讓張好古都有些詫異。

“楊繩武,是個有本事的,這二十萬兵到了他手裡,就成了二十萬貪婪的虎狼了。”張好古緩緩說道。

看向一旁的顧炎武,張好古忽然一笑:“給曹文昭和方雲出去信,還是那句話,怎麼打,怎麼辦,都由他們來,我只看結果,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遼東,錦州。

這裡是大同東北方面軍的臨時總部,大同在東北的六個鎮,除了一個鎮駐紮沉陽,一個鎮駐紮黑河外,餘下的四個鎮都被調到了錦州、寧遠一線。

大同東北方面軍的兩位負責人曹文昭、方雲出正在錦州城內看著張好古送來的信。

“老曹啊,首席對我們可是信任的很啊。”方雲出呵呵笑著,絲毫不因為手頭只有四個鎮而擔憂。

曹文昭點點頭,手指在輿圖上點著,相比大明那些軍事輿圖,大同的輿圖更精細,山河城池盡在其中:“老方,這一戰不好打,他們是打到我們的地盤來,一旦他們大肆燒殺搶掠,我們在遼東的經營就算是廢了。”方雲出雙眼微眯,手指再輿圖上劃出一道短線:“我看可以先把他們放進來,寧遠以南都可以放,把他們調到錦西、寧遠一線,先在這裡做一場。”

“主戰場呢,主戰場定在那裡?”曹文昭目光灼灼的看向方雲出。方雲出指了指腳下的位置:“就定在錦州,拉長戰線,然後關門打狗。”曹文昭點點頭:“好啊,把楊繩武釘在錦州城下,打一場決戰!”定下計劃,曹文昭和方雲出開始調兵遣將,而楊繩武也帶著十八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出山海關,只給山海關留下兩萬守軍。

帶著十八萬大軍和大量軍械的楊繩武一路上遇到的抵抗很少,他們一路前進直接打到了綏中,在綏中這座重鎮他們終於遭遇到了抵抗。

綏中城中有一協的大同將士,這一協將士在綏中抵擋了楊繩武整整三天,將城中百姓撤走後,才撤出了綏中城。

在綏中城中,楊繩武發現了大量錢糧,而他也是履行承諾,將錢糧的三成分給了所有軍士,並允諾如果拿下寧遠,他們還能多分半成,拿下錦州就是四成,如果拿下沉陽,能分五成!

這些虎狼之師一個個興奮起來,打下綏中僅僅休息了一天,留下部分守軍後楊繩武指揮著大軍再次發起進攻,同時發捷報給崇禎,告訴他這個好訊息。

隨後的進攻途中,一座座小城被楊繩武拿下,至於村鎮,那些地方存不了多少東西,也不如城池重要性高,就被楊繩武全部略過,他的目的地只有寧遠城。

一路打到了寧遠後,在這裡楊繩武再次遭遇到了大同的頑強抵抗,這次在寧遠駐紮的大同將士足足上萬,楊繩武用大炮輪番轟擊並讓軍士們拼死攻城,打了五天後才拿下寧遠城。

辛苦得來的勝利更讓人自信,楊繩武決定在寧遠城休息一段時間,同時派出軍隊佔領周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