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同!這是儒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這也是大同黨人們所要建設的美好世界。

大同社是有能力建成這樣的世界的,大同社無論是在天啟朝時在各省的努力,還是眼下在遼東的建設,都告訴了所有的大同黨人們:我們是真的在向著大家所期盼的在前進。

這很重要,大同黨人很多都是年輕熱血的青年,他們擁有理想,擁有抱負,他們有才華,也看得到如今這個王朝是什麼模樣,所以他們更願意追隨張好古,去建設一個新的世界。

大同黨人們激動的看著張好古,他們已經臉色漲紅,每個人都握緊了拳頭,感覺全身的熱血都在沸騰,他們如今已經有能力去建設一個全新的世界了。

張好古看著臺下這些大同社的幹部們,高聲說道:“我們要做的,不是什麼勞什子的造反,也不是什麼靖難;而是純粹的為了天下蒼生,去建設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新的國家。”

“新的國家不會有皇帝,不會有勳貴,我們所有人都是國家的主人,去建設一個天下大同的新世界。”

“現在,大同社的幹部們,大同黨的同志們,讓我們,徹底的打倒那個昏庸無道的朝廷,去建設我們的國家。”奉天殿內,大同黨人們已經按耐不住激動歡呼起來:“去建設我們的國家!大同黨萬歲!”等眾人都冷靜下來後,大同黨第二次集體會議繼續進行,會議透過了張好古主張的

“烈火燎原,革新天下”的最新指導思想,作為接下來這個五年中大同黨的核心目標。

同時,大同黨人們一致推舉張好古繼續擔任大同社的社長,帶領大家去建造天下大同的世界。

隨後的會議中,為了能凝結所有人的力量去建造一個新世界,大同黨內成立大同黨中樞統籌一切,成立大同軍政院分別負責政務和軍事。

張好古擔任大同黨中樞首輔,大同黨中樞軍事首席,盧象升擔任大同政務院院長,張瑞圖擔任大同政務院副院長,曹文昭擔任大同軍事院院長,方雲出擔任大同軍事院副院長。

會議結束後,這次會議的內容也很快被大同日報刊印發布,向天下昭告:大同黨人真的要來了,要旗幟鮮明的和明廷爭奪天下了。

大同日報在遼東,在草原,在西北,乃至在大明各處散發,甚至送到了崇禎的桌桉上。

“砰!”一聲爆響,崇禎一拳狠狠砸在桌子上,眼中血絲密佈,雙眼血紅:“這個活曹操,這個活曹操,他終於是要造反了!”

“這個逆賊,逆賊!朕早就知道他要反!如果不是先帝一味包庇放縱他,這個逆賊怎麼會有今日!”說著,崇禎皇帝忽然指著頭頂咆孝起來:“天啟,你看到了麼,這就是你給朕留下的顧命大臣,他反了!”

“他公然造大明的反了!這就是顧命大臣,他反了!反了!”聽著崇禎的咆孝,殿內群臣都跪伏在地:“臣等有罪。”雖然這樣說著,雖然都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低著頭,但內心的想法,誰又知道呢?

雖然都是朝廷的臣子,但大家座師不同,鄉域不同,黨派不同,想法自然也都各不相同。

就拿如今崇禎這暴怒來說,不少臣子都忍不住暗暗腹誹,張好古是先帝留下來的顧命大臣不錯,可誰把這位顧命大臣逼走的,不還是你崇禎麼?

同時不少臣子還在想著,這個大同黨要造反了,如果大同黨真的打到直隸來,到底要不要投降?

而且大同黨沒有皇帝,是首輔執政,這相當於是宰相還是相國?如果去了大同黨,能不能繼續當官呢?

崇禎沒想到,這大同黨剛剛宣佈要逐鹿天下,自己的臣子們已經思索著要不要投靠過去了。

畢竟大同黨的實力是有目共睹,在西北,在山東,都佔據著優勢。大明的朝廷眾臣又不是傻子,這大同黨眼下已經是烈火燎原之勢,就差進取直隸了,明顯贏面不小。

不過但凡能在朝堂生存的,也都很懂得謹慎,畢竟大明是個龐然大物,如今是百足大蟲死而不僵,直隸、河南還有整個南國都在大明掌控之下,還有著無數百姓,有著大批軍隊,士紳地主更支援朝廷而不是那個大同。

所以就目前來看,雙方還是有的打,眼下還是老老實實當大明的臣子吧,不過私下裡也要和大同聯絡一下,如果大同真的能佔領直隸,也不是不能考慮開城投降...崇禎看著滿殿群臣跪在地上高呼死罪,看著自己的內閣大臣們請自己息怒,說大明還有能力去對付大同,崇禎皇帝也是深吸一口氣,強令自己平息下來。

“內閣大臣,各部尚書,下朝後來武英殿。”說罷,崇禎離開了大殿,他已經下定決心,要用直接的手段,不惜一切的去幹掉張好古。

片刻後,小太監尖細著嗓子高喊退朝,群臣退朝,同時內閣大臣和六部尚書前往武英殿,商討如何對付張好古的事宜。

到了武英殿時,這些人已經商量出了個章程:依靠如今直隸的兵力,是無法對付張好古的,必須要等南邊的兵馬到齊了才行。

武英殿內,溫體仁、施鳳來、楊嗣昌、劉鴻訓等人正襟危坐,看著崇禎皇帝氣的胸口劇烈起伏著不斷踱步,人人低眉順眼,裝作什麼也沒看到的樣子。

很快,崇禎皇帝直徑的坐在龍椅上指向溫體仁:“告訴朕,你們想出什麼法子來沒有?”崇禎眼下也懶得去講什麼禮數了,他都快要氣的七竅生煙,張好古造反這個他早有預料,可張好古造反時說的那些話,什麼朝廷昏庸無道,什麼百姓皆苦,這些是說誰?

誰昏庸無道?誰害的百姓皆苦?難道是他崇禎皇帝?這難道不是因為天災和那些貪官汙吏?

他崇禎皇帝就希望看到大明天下變成這個樣子嗎?還不是都怪張好古!

溫體仁有些忐忑的說道:“陛下,臣等在來時路上便已經交流過,臣以為,為今之計需等朝廷大軍集結,隨後以泰山壓頂之勢剿滅遼東逆賊!”崇禎瞪向溫體仁:“張好古那個逆賊都造反了,你還讓朕等?!朕怎麼等?朕怎麼可能等?”劉鴻訓不得不說道:“陛下還請暫息雷霆之怒,朝廷在直隸的兵馬如今只有十餘萬,如果要對遼東開戰,需至少二十萬以上,還需有足夠的兵馬保護京師。”

“如今朝廷是就是一個臃腫的巨人,空有力量而無法凝聚在一起,眼下需要的是凝聚力量啊,陛下。”崇禎勐地一揮手:“南國的兵已經到了十萬,這還不夠嗎?”劉鴻訓硬著頭皮說道:“不夠,遠遠不夠。”崇禎冷哼一聲:“朕看你們是嚇破了膽!”

“南國的兵馬已經到了十萬,朝廷在直隸還有十萬,加上山海關、薊鎮的邊軍,朝廷在直隸已經有了三十萬大軍,還無法對付遼東那幾萬大同賊?”

“傳朕旨意,南國十萬兵馬即可前往山海關,擢楊繩武為薊遼總督,奉太子少保、領兵部尚書銜,統籌薊鎮、山海關及南國兵馬,命其巡撫遼東,活捉逆賊張好古!”崇禎一道旨意,還是右僉都御史的楊繩武立刻成為了薊遼總督,手握軍令大旗和尚方寶劍,指揮薊鎮兵馬四萬,山海關兵馬六萬,南國兵馬十萬,共計二十萬大軍去攻打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