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小步的距離(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瑪雅的知識階層都習慣使用二十進位制的情況下,貿然將進位制改為十進位制,是非常魯莽而沒有必要的。
但計量單位不同。
蕭爾知道古今中外有許多大小單位之間的倍數關係相當複雜,很多都並不是十倍、百倍與千倍,反而可能是十二倍、十六倍、六十倍甚至更為參差。
因而在單位方面使用一種參差的倍數關係,並不至於讓人覺得太莫名其妙。
如今蕭爾已經使四院八部中很多人都習慣了“小時”和“公里”這兩個最重要的單位——儘管這個“小時”和蕭爾穿越前熟悉的小時並不相同——引介“公尺”和“公斤”,則是勢在必行的下一步。
庫爾·圖尤,十賢士的一員,也發言道“所以說,陛下所說的一公尺,乃是兩個小步的距離。但問題是,每個人的步伐並不一致,我們如何確定一公尺到底是多長呢?”
這確實是個重大的問題。
蕭爾特地用“小步”而非“步”,就是知道人的一步或兩步很難與一米直接對應。
而每個人的一步又很可能會踏過不同的距離,即使是同一個人,要求他走小步,恐怕每一次都可能走出不一樣的結果來。
“想要確定一公尺的長度,實際上還有別的方法。”蕭爾說道,“比如說,一公尺,就相當於一個成年女子三分之二的高度。”
蕭爾穿越前就聽說古代的人類普遍不高,穿越之後,果然覺著所有人都比穿越前的世界矮了一檔。成年女子大體只有一米五左右的高度,而成年男子則在一米六左右。
這個時候,瑪雅人的身高倒是方便了蕭爾介紹公尺的概念。
“第三個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將一公斤的水剛剛好裝滿一個正方體水槽,那麼這個水槽的邊長,便是一公尺的十分之一。
“這個新的單位,也就是一公尺的十分之一,叫做‘公寸’(kote)。”
所謂的公寸,即是一分米、十厘米。
這裡蕭爾聯絡上了密度的概念。
他記得很清楚,一立方米的水可是足足有一噸那麼重,一升水則剛好重一公斤。
最後,便是蕭爾說得相當多的一句話——
“接下來,便是你們科技部的任務了。”
到了公曆九月,科技部果然做出來了正好來裝入一公斤水的正方體木製水槽,這令蕭爾大喜過望!
根據蕭爾的要求,為了避免水槽本身的重量帶來誤差,稱量水重的時候,秤的兩邊都要放上等重的水槽。
據說科技部的工匠們為了滿足這樣的要求,都快做了幾十個水槽,才達到蕭爾要求的“正方體”的外形。
蕭爾看到這個一立方分米的水槽,覺得真是相當可愛。
之後,蕭爾親自在工場裡,用筆在水槽上小心地標出了一公寸的長度線段,又要求工匠繼續利用這個製作木杆標尺,當天,蕭爾便擁有了五把兩米長的標尺。
尺上詳盡地標註了每一公寸;每十公寸則用顯眼的紅色字標註一個公尺。
這樣一來,蕭爾便終於可以用步行的方式,結合擺在地上的標尺,真正展示“兩個小步的距離”。
“真的誒!”哈洛娜興奮地喊道,“兩個小步,真的就是一公尺!”
蕭爾想起了穿越前一句著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