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如龜速的圍博上翻看了快兩個小時,楊東望終於知道了這些天外界的變化。

世界各地都發生了史上有數的大地震,絕大多數地震帶都被拉裂,有些形成裂谷、峽谷,而更多的是形成了盆地,很明顯它的面積增大了,還好府一級大城市基本沒出大問題(老祖宗們的智慧)。

而更勁爆的訊息則是沿海邊的網友們傳來的,海水至少退了近三百千米,沿海大陸架也完全裸露成了內陸,而原來的海溝則在新形成的大陸上變成了一個個狹長的深水湖,鹽水湖。

楊東望暗想著按我朝海岸線一萬八千千米計算,這一下至少多了一半國土,而那些內陸國就慘了,沒趕上這波福利。

據說渤海灣幾乎成了個大盆地,東海外裸露的陸地幾乎抵達大小琉球群島。

南海島的島更是一去不復還,因為窮州海峽沒了。。。

以後可以自駕去三雅了。。。楊東望想著。

這下不知道又有多少戰爭要打,原有的國境線全變了,對我們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楊東望突然覺得自己有點杞人憂天,這是他該考慮的事情麼?

如其想這些,還不如想想明天吃啥?

因為很明顯,物資供應即將成為大問題。

四十六個大都市區間的物流也將是個問題,這個估計東哥都沒辦法!

都市區內幾千萬張嘴更是大問題,現在大家才剛走出危險期,還沒感覺到,更大的危險、考驗還沒來呢。

對了,還有最關鍵是海水去哪裡了?總不至於全給吸到地核了吧?那裡溫度那麼高,肯定都要氣化的啊。現在的網民們是既有靈感也有知識,都在問著跟楊東望一樣的問題。

隨後,在各路科普大神的普及下,大家知道了諸如:地表面積增大到了原來的2倍,半徑則增大到原來的1.414倍,而體積則大致增加到原有的2.8倍。

至於密度、質量、重力加速度等的變化說法就多了。

因為這不可避免的會被提到核心問題,地星為什麼會變大?又是怎麼變大的,是等質量的變大?那密度會下降!

還是等密度的變大?那就是質量增加?那麼增加的來自哪裡?等等問題!

雖然大多數網友都覺得質量增加不科學,因為質量守恆定律可是從初中就學了啊,但楊東望卻覺得這很可能才是真實的變化,至於科學?現在還談科學,是腦子瓦特了麼?

至於那個重力加速度,楊東望終於想到它了,他可以肯定它是增加了的。至於具體多少他不知道,但以他對身體的把控,覺得差不多快到原來的2倍了。(其實這時就能明白地星質量肯定是變大了的!)

也就是說,原來你能舉重一百斤,現在相當於只有原來一半的水平了;嗯,還有諸如你原來一口氣可以呼一米遠,現在大概就半米了,至於對不對,誰知道呢,你試試不就知道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地星外的大氣層總量是沒有大變的,即使大災變火山爆發從地星內部帶出了大量有害氣體,但大氣層變薄是不爭的事實,從太陽看起來更大,光暈更清晰就知道了。

只是這樣的話夏天就更難過了,晝夜溫差也會變得更大,我現在相當於是在四千米的高山上,楊教授想著。

不過,溫室效應是不是改善了一半?這個不太懂啊!但要是真的,那氣象學、能源領域肯定有反應呀!

繼續搜尋。。。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