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大都市區(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楊東望習慣了這種平淡日子的時候,12月1日下午五點,只能當相機使用的手機,久違的再現了那熟悉的的圖示和聲音:訊號恢復了;簡訊來了。
“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提示:晚上大漢新聞,請廣大人民群眾準時收看!”
簡訊內容很簡單,但開頭和結尾卻不簡單;這標誌著各地方人民群眾終於和國家取得了聯絡,可以直接知道國家的安排與資訊,而不是靠地方轉達。
同時,除了手機、電視訊號也恢復了,很可能網路也通了,隨後楊東望的猜測得到了證實。
12月1日,已經災變之後第三週了,在這二十多天裡,隨著官府和民間力量的攜手精誠合作,主城四周的人民群眾基本上都被救援出來,同時也實現了主城區範圍內基本的安全保障。
楊東望回來的時候,小區已經能看到供應果蔬的超市開門了,當然不是誰開門營業了,這是官府直供的,保證基本的民生需要。
楊東望也終於直接接到了來自國家的訊息,雖然他早就從府衙和特事部知道了,更知道,在他救回葉靈當天,其實就有國家派的人進了府衙,很有可能這幾周的救援工作就是他和劉府尹一起主持的,但既然沒露面,他們也就當作不知道吧。
這一天,在家休息的楊東望正在陪兒子看電視。而母親在手機有訊號之後,已經打了近一個小時電話了,可惜始終沒有聯絡上妹妹一家,這無疑加劇了他們的擔心。
直到快晚飯時,肖勤給他打來電話,說他妹妹一家都很安全,而且由於徽州離杭城很近,被杭城作為附屬衛星城,將成為它的定居點之一。
現在他們應該還在家,只不過資訊還沒通暢,他也是從他同事那裡知道的,但也表示通訊也就是這一兩天的事。楊東望表示了感謝,父母也安心了。
晚,大漢新聞,第一條資訊就是內閣軍機處早在災變當天就成立了“抗震救災總指揮部”並於第二天就往各地派了特派員,協助領導各地支援救災活動,各大衛軍分割槽也是立即啟動搶險救災應急指揮機制,全面展開抗震救災組織指揮工作。
這些都表示朝廷從來沒有忘記全國人民群眾、一直都是和全國人民在一起的。
二是:要求各地方全力做好被困群眾和受傷群眾的救援、救治工作,安排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全力組織恢復受損的基礎設施,特別要抓緊通水、通電、通路,保證通訊暢通,保證重要基礎設施和水庫大壩、鐵路公路涵洞的安全,保證社會秩序的正常。
而在鐵路、電信、網路、移動、聯通等各單位的努力下,朝廷已經完成以依託全國分出的近40餘大府城(以後,改為大都市圈)為基點,新修復了連線各點的主通道,主要以陸地交通為主,將有線電、鐵路和公路全部變成一條交通大動脈,從而將全國聯通起來。
而新的交通線,沿線每隔百公里都設定有保護點,暫時以軍隊和特殊事務部武者聯手守衛,以保證各大都市圈之間的交通、資訊、物資通暢。
四十六個大都市圈,每一個都市都有軍方一個軍(十二衛,衛的次級單位)的守護,請廣大人民群眾放心。
鑑於當前形勢,要把人民群眾集中安排,鼓勵各地方將安居點連通起來。一定要做好安全保衛工作。
三是,介紹了全國其他城市圈的現狀,基本上和江城差不多,看來以後大都市圈模式已成定局,至少在變異獸被清理完之前。
雖然現在好像形勢是一片大好,但楊東望總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難道變異獸存在的價值就是給我們人類提供肉食和武道資糧的?
倒是最後,主持人的隨口一句,令楊東望一陣心驚,說現在全國的都市群都還只是暫時安穩,其內還存在有各種隱患,要各地方領導與群眾在國家指導下,克服困難,等等這些不是楊東望關心的。
而是它裡面說到,以原來大府為核心新形成的這些大都市,現在人口最多的是沿海海城都市群,已經有接近四千萬人;最少的拉日城也有近千萬,四十六城平均人口約在兩千五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