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人說話
章節報錯
聽到賀之鄉的問話,妙法終於意識到,這個突然跳出來的小子,不光身份不一般,攪局的能力也確實厲害,這麼快就扭轉了賀之鄉的態度,自己剛剛沒把他當回事實在是大錯特錯。
“回稟大人,依照白馬寺的寺規,財物支出必須經過住持同意才行,今早出來得及,這筆銀子並未帶出寺來。如果大人需要勘驗,且待我回寺取來。只是白馬寺在城外,這一來一回,少說也要到放衙時候了,不如明早開庭再審如何?”
話是對賀之鄉說的,妙法的眼神卻一直在瞟著張不周。
“大人,既然沒有物證,那就不足以證明高圭的罪名。晚輩認為,可以允許妙法師父回寺取來,明日再審。至於高圭,還請大人看在他受傷嚴重的份上,允許晚輩帶他去醫治。”張不周並沒有將妙法逼到絕境的想法。
賀之鄉與妙法很熟悉,聽他這樣說,再看到他眼神,便知道這裡頭有問題,那高圭就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就這樣被張不周帶走,還不知道要生出什麼亂子。“張公子,這不合規矩吧。高圭既然已是嫌犯,就該交京兆府收押。本官自會尋郎中來為他看診,畢竟也是一條人命,倘若最後證明其無罪,本官也是希望他能活著走出去的。”
張不周皺了皺眉頭,說實話,他對賀之鄉不太放心,只是人家扣死了規矩兩個字,自己也沒什麼辦法。一籌莫展之際,目光掃過跟自己來的手下,這才發現張一溫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趕到了,衝著自己搖了搖頭,嘴巴微張,是“答應”的口型。
“大人都這樣說了,晚輩也沒有異議了。今日公堂之上,多有得罪,不過還請大人見諒,晚輩是關心則亂,等事情了結,一定好好給大人賠罪。”
賀之鄉擺擺手,也不知道是不用的意思,還是不耐煩:“都下去吧,左右關閉公堂,將高圭押到牢裡去,再尋個郎中來給他瞧瞧。”
張不周和妙法一起走出公堂,那和尚慈眉善目地跟他笑了笑:“張公子,不知道高圭與您是何關係?”
“其實嚴格說起來,真沒什麼關係,不過是萍水相逢罷了。但我這人有個毛病,家裡說了好多回了也改不了,就是愛管閒事。今兒這事兒既然讓我遇上了,我就得搞個清楚明白,倘若最後證明高圭真是有問題,我也算吃個教訓,將來再遇上人,我也好長長心眼兒。”
妙法道:“張公子宅心仁厚,是好事。還是一直保持下去的好。不知公子接下來作何安排,貧僧倒是想和您好好聊一聊。”
張不信目光瞟見張一溫還沒走,知道他有事要說,便推辭了妙法。五個和尚也沒急著回白馬寺,湊在一起說著什麼,時不時地朝張不周等人望過來。
也不去管他們籌謀著什麼,張不周急忙跑來向大伯見禮:“大伯,真是不好意思,讓您白跑一趟。我就是怕我的面子不夠看,在賀少尹面前說不上話,這才想著請人來壓壓場子。”
當著眾多下人的面,張一溫不似那日般熱情,只是淡淡道:“這裡不適合說話,找個安靜的地方。”
驚蟄領著眾人來到剛剛找好的吃食鋪子,張不周有些不好意思:“這裡好像不太合適,換個茶樓之類的吧。”
張一溫擺擺手,提起衣襬率先坐了下來:“無妨,我也是農家子出身,沒那麼多講究。”
眾人給他們兩個單獨騰了一張桌子出來,將幾樣精緻的吃食送上,便遠遠地避開,讓他們二人安靜說話。
“那個高圭,你和他很熟嗎?”張一溫挑著可口的小食吃了一口,率先發問。
張不周只好將事情從頭到尾又說了一遍。“本來這事兒確實和我沒多大關係,只不過正如我在公堂之上所說,此案疑點眾多,我不想看著一個認識的人,就這麼不明不白地被判了刑。”
張一溫沉吟了一下:“賀之鄉信佛是出了名的,你怕他會偏袒白馬寺眾僧也是正常的,更何況現在看來,白馬寺還真是站得住腳,你那位朋友,想正名可不是件容易事。”
張不周點點頭:“所以我才不得不擾亂公堂,要是趁著那個勁頭讓賀少尹宣了判,就更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此事既然有蹊蹺,你又想要插手,就不能再上公堂了。不是要給賀之鄉面子,是給朝廷面子。吃完飯我帶你走一遭,去會會賀之鄉。不出意外的話,還能碰見其他人。”張一溫說完便不再說話,專心吃起來。
伯侄兩個吃過了飯,又再次來到京兆府衙門,當然,這次上的不是公堂,而是公房。
聽到屬下來報,戶部侍郎張一溫攜侄子來訪,賀之鄉有些頭疼,就這麼一個小小的案子,國公之孫跳出來阻撓也就算了,怎麼現在手握實權的戶部侍郎也要來摻一腳。這名叫高圭的小賊和張家到底是什麼關係,居然能請得動張一溫。
“張侍郎大駕光臨,下官有失遠迎,還請侍郎見諒。”賀之鄉擺出和公堂之上截然不同的笑臉,“張公子,又見面了。”
張不周訕訕一笑:“之前是晚輩失禮了,還望大人見諒。”
當著張一溫的面,賀之鄉還能說什麼:“無妨,張公子救友人心切,可以理解。有仁有義,少年心性可見一斑。”
張一溫笑了笑:“賀大人不要再誇他了,年輕人還是謙遜的好。”
三人進了賀之鄉辦公的屋子,自有下屬送了熱茶,張不周還有點迷糊,不知道張一溫帶他來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想走賀之鄉的後門?可是這和張一溫的名聲不相符啊。想不明白,只好捧著茶杯吸溜起來。
“賀大人,今日來訪,著實有些冒昧了。不過我這侄兒求到我的頭上,非要找賀大人通融一下,看看能不能給高圭診治一番。”張一溫並未碰那杯茶,笑容溫和地說到。
賀之鄉想當然地以為是對高圭進行探望,剛想說話,突然反應過來:“張侍郎說的是,診治?本官已經請了郎中了。”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