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抵達(第1/2頁)
章節報錯
——————————————————————————
對於長安城內的人們來說,護良與長公主即將舉行的婚禮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楊皇后第四次懷孕生產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每個人都知道,只要是個兒子,那就將被冊封為太子。長安城內外所有人都懷著不同的心情,關注著這個孩子的出生。
長安,太極宮。
一行人沿著狹長的宮道而來,為首的是個身著緋袍的內侍,內侍身後是兩名宮女,再後面則是四名身著綠袍的閹人,合力扛著一乘小轎,緩緩走來,在小轎後面則是四個粗使婦人,手裡提著包裹箱籠。這時路旁的槐樹上驚起數只宿鳥,撲打空氣的聲音頓時嚇得那個四個婦人驚呼起來。
“噤聲!”那領頭的緋袍內侍抖了一下手中的拂塵,呵斥道:“大呼小叫的,成何體統?”
那四個粗使婦人被內侍呵斥,噤若寒蟬,一個婦人苦笑道:“王少監,您這是要去哪兒呀?怎麼越來越荒涼了,該不會要出宮去了吧?”
“住口!”那緋袍內侍凸肚喝道:“皇后陛下的懿旨,你們聽著便是,還敢多嘴!”他喝住了婦人,得意的看了看那小轎,揮手道:“快些,馬上就要到了!”
過了約莫半響功夫,一行人來到一處宮院門前,這宮院名叫山池院,位於太極宮的西北角,與北苑只有一牆之隔,是太極宮中最偏僻的角落。這座興建於隋文帝時的宮殿距今已經有差不多一個世紀了,已經開始破敗了,寬闊而又長滿荒草的庭院,已經開始朽爛的櫞子上長滿鏽跡的鐵馬,巷道牆壁掉落的朱漆、似乎都在傾訴這裡過往的榮光。
“到了!”緋袍內侍向轎子躬了躬身:“許娘娘,殿下,請下轎吧!這裡就是山池院!”
轎簾被掀開了,下來一個青年婦人,手裡牽著一個四五歲大的稚童,身著明黃色的錦袍,正好奇的看著四周。
“許娘娘!”那緋袍內侍笑道:“奉皇后陛下懿旨,今後您和鄱陽郡王殿下就住在這山池院。您還有什麼要吩咐的就請說,不然奴婢就回去覆命了!”
原來這青年婦人便是當初為李弘生下庶長子,也是現有的唯一兒子的許才人,李弘對這對母子頗為淡漠,依照慣例天子之子通常都要封為正一品的王,食祿萬戶;而許才人之子李守文只被封為郡王,食祿也只有一半,在宮中的待遇自然也不咋地。許才人看了看眼前破敗的景象,向那緋袍內侍道:“有勞王少監了,還請替妾身謝過皇后陛下。這山池院看上去破敗的很,眼下時間不早了,還請拿些掃帚水盆來,妾身好清理一間屋子,過了今晚再說!”
那王少監雖是皇后的心腹,將許才人母子弄到這裡也是有意為難,但對方如此不卑不亢,他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強笑道:“這種事情怎麼敢勞動娘娘動手,奴婢立刻派人來清理便是!”
“無妨!妾身也不是那麼嬌貴的人,還有四個僕婦!”許才人道:“王少監你讓人取來打掃工具即可。”
王少監喚人拿來打掃工具,許才人在山池院中挑了一間狀況比較好的,便換了一身粗衣,紮了頭髮,帶著那四個僕婦開始打掃清理起來,那李守文也要拿起抹布幫忙,許才人笑道:“守文你這是作甚?”
“自然是幫母親的忙呀!”
“你身份貴重,豈可幹這等粗活!”許才人笑道:“來,乖乖的坐在邊上就是,別弄髒了衣服!”
“母親可以做,守文自然也可以做!”李守文一邊捲起袖子,有模有樣的擦著櫃子,一邊道:“至於什麼身份貴重,那又是母親在哄我了,我若是身份貴重,又怎麼會被趕到這地方來,還連累了母親一同吃苦!”
許才人沒想到兒子竟然說出這等話來,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半響之後方才道:“這山池院其實不錯,也就是很長時間沒人打掃了,等過幾日清掃乾淨就不一樣了!”
“母親!其實我挺喜歡來這裡的!”李守文搖了搖頭:“雖然看起來破破爛爛的,但至少離皇后娘娘遠些,我知道她很不喜歡我,每次看到我的時候就生氣,她一生氣就會想辦法折騰母親您。住到這裡來就可以很少讓她看到了,若是她這次生了個兒子,我就可以和母親一起去我的封地了,那時候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變得好多了!”
許才人聽著兒子滿懷稚氣的話語,心中不由得一陣酸楚。正如李守文所說的,雖然李弘對這個兒子幾乎是無視,但只要他沒有和楊皇后生下兒子,李守文這個庶長子就是大唐帝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只能留在太極宮中。而楊皇后每次看到李守文,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好心情,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打壓折磨這對母子。但如果楊皇后真的生下兒子了,李守文反倒用不著留在宮中守折磨,要麼出宮給個王府,要麼離開長安去某個州縣(這個可能性最大),都是別開一番天地,遠勝在宮中寄人籬下。但李守文越是乖巧聰慧,聽在許才人的耳裡卻越是酸澀苦楚,畢竟如果自己不是出生這般卑微,李守文這種庶長子就算不能受封太子,也不至於現在這種狀況。
“守文,都是母親的錯,若你不是出自我的腹中——”
“守文從來都不覺得留在宮裡有什麼好的!”李守文道:“真的,旁人都覺得這裡好,可守文知道,這裡的人整日裡不是琢磨著怎麼害人,就是琢磨著怎麼不被人害,就沒過過一天舒心日子的,若是可以的話,守文一天都不想呆在這裡,我是真的希望皇后娘娘早一天生下兒子,放我們母子倆離開!”
“嗯!”許才人跪了下來,抱著自己的兒子,柔聲道:“那就讓我們向菩薩祈禱,皇后娘娘早一天生下兒子,我們母子倆能夠離開長安,去一個好地方過日子!”
——————————————————————————————
廣通渠。
水輪的槳葉起起落落,王文佐坐在船首,他把手放在腰間的劍柄上,盧照鄰陪伴著他。沈法僧坐在後面第二條船,黑齒常之在第三條船。他們的船隻劃破水面,兩側的水輪轆轆輪轉,水聲嘩啦。廣通渠兩岸人頭攢動,他們高喊著王文佐的名字和官職,大唐的軍旗隨風飄揚,這是一幅令人振奮的景象。
在進入廣運潭之後,船隊轉了個大彎,直直地穿越洶湧河水,船伕使勁蹬動水輪,廣運潭旁觀景樓的宏大輪廓映入眼簾,還有整齊的儀仗,華麗的明黃色羅蓋,在陽光下顯得更為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