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父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託大孃的福,都還順利!”彥良笑道:“我接到父親的傳檄,便召集了千騎渡海而來,從滄州到長安都有水路,倒是方便的很!”
“那就好,那就好!”崔雲英乾笑了兩聲,想要說些什麼,嘴巴張合了兩下,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最後只得道:“你遠道而來是客,若有什麼想吃的想玩的,只管直說,莫要生分了!”
彥良聽到崔雲英這番自相矛盾的說辭,差點笑出聲來,強忍住道:“多謝大娘,彥良記住了!”
崔雲英又閒扯了幾句,覺得沒趣便要離去,彥良將其送出門外,方才鬆了口氣。
“彥良,這女子是?”高延年問道。
“崔大娘!家父的續絃!”彥良笑道:“算來應該是正妻吧!”
“正妻?”高延年往遠處看了一眼:“那她這次來是——?”
“估計是探探口風吧!”彥良笑了笑:“估計在這位崔大娘眼裡,我是眼中釘肉中刺吧?”
“竟然如此?”高延年笑道:“大將軍那麼多兒子,這位崔大娘為何把您當眼中釘肉中刺?”
“我也不明白!”彥良笑道:“我的王位是來自母親的血脈,而非父親,就算沒了我,也絕對輪不到她兒子去當倭王!而既然我當了倭王,也就絕不可能佔大唐一寸土。在我那些兄弟裡,我與她孩子最沒有利害衝突。”
“這倒是!”高延年點了點頭:“這麼簡單的道理,那位崔大娘應該不會不明白吧?”
“女人家的心思,誰知道呢?”彥良笑道:“怎麼想都由得她吧,反正我們這次來長安,還是靜觀其變吧!”
“嗯!”高延年點了點頭,他已經猜出了幾分彥良的心思:他此番遠道而來當然不像自己說的那樣毫無私利,從表面上看,彥良從孃胎裡出來就已經身居王位,經過這些年的經營,他在王文佐諸子當中地位最穩,實力最強,也是距離繼承王文佐基業最遠的一個。原因很簡單,王文佐的統治核心在河北,而日本列島偏處海外,彥良身上又有一半的倭國王室血脈,天然的被排斥出了繼承大業名單之中。這一點彥良心裡也清楚,既然是這樣,對於他來說的最有利的策略就是在競爭者中選擇一人,與其結盟,幫助他繼承王文佐的基業。若單純從交情說,彥良當然更傾向與自己一同長大的護良,但兩人身份今時不同往日,利害牽涉的太多,要考慮的事情也就多了,反倒是沒法簡單定下了。
兩人坐下來閒聊不久,便有人通傳說大將軍有人相召,彥良走了出來,來人卻是個相熟的,正是曹文宗,兩人已經有許多年未見,彥良趕忙躬身行禮道:“師範多年未見,康健如昔,當真可喜可賀!”
“不敢,早已是老朽了!”曹文宗看到彥良也很高興,他謙虛了兩句,上下打量了對方:“倒是公子幾年不見,愈發威嚴深重,與大將軍相似的很!”
“彥良哪裡敢和父親相比!”
“大將軍二十餘年來累積的威嚴,公子自然現在還比不得!”曹文宗笑道:“但你現在還年輕,再過十年,自然又是一番氣象!”說到這裡,他壓低了嗓門:“爾父相召,請隨我去!”
彥良點了點頭,便跟著曹文宗出了院門,穿過兩重院落,來到一處偏院。兩人進了門,看到王文佐和盧照鄰正在涼亭中說話,彥良趕忙上前下拜道:“孩兒拜見父親大人!”
“地上涼,快起來吧!”王文佐笑道:“嗯,我方才聽你大娘說幾年未見,你長進了不少,看起來還真是如此!來,坐下說話!”
“孩兒不敢!”彥良站起身來:“只是謹慎行事,只怕有損父親的威名!”
王文佐笑了笑:“威名什麼的都是虛的!倭國這麼遠,其實你這次可以不必來的!”
“父親大人向各國武家發出傳檄,彥良為人子的,豈能不應召而來?”
聽到兒子這麼回答,王文佐不由得啞然,他嘆息了一聲:“你說的也有道理,也罷,你來了也好,那由倭國來的武家就編成一隊,由你統領。”
“彥良遵令!”
看著長子的英俊面容,王文佐努力從中尋找著琦玉皇女的影子,心中不由得暗自感慨轉眼之間,當初自己與琦玉的孩子都已經完全長成,自己連孫子都有了,時光飛逝,歲月如梭。
“是當替子孫好生籌劃一番,省的鬧出骨肉相殘的慘劇來!”王文佐心中暗想,口中卻道:“你來了長安,可曾見過護良?”
“倒是未曾!”彥良答道。
“那好,今晚你就去一趟他家,順便也看一看你弟媳!”王文佐笑道。
“孩兒遵命!”彥良笑道:“聽說護良迎娶的是天子之妹!”
“嗯!便是護國長公主!”王文佐點了點頭:“以後都是一家人了,是要好好親近親近!”
“是!”
父子二人又閒扯了幾句,彥良想起沈法僧在碼頭接自己時提到的新器械,小心問道:“孩兒聽說父親這些時日都在長安城北的御苑中,準備攻打吐蕃的新器械,不知——”
“哦、哦!”王文佐滿不在乎的笑了起來:“你說這個呀!本來準備過兩天待你一起去親眼看看的,既然你問道了,索性這裡就說了!這些日子在御苑試驗的有兩樣:望遠鏡和熱氣球!”
“望遠鏡?熱氣球?”彥良不解的問道。
“嗯!”王文佐點了點頭,低聲吩咐一旁的奴僕:“把書房裡靠窗的几案上那個黃色木盒取來!”
“是!”那奴僕應了一聲,片刻後便回來呈上一個長條木盒。王文佐接過木盒,隨手開啟,取出一支金屬圓筒來,示範了一下,遞給彥良:“你數數那邊老槐枝頭有幾片枯葉!”
彥良接過圓筒,模仿王文佐的樣子朝老槐看了看,頓時嚇了一跳,他本能的伸出右手撈了撈,自然撈了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