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請求(第1/2頁)
章節報錯
“姐姐沒有說謊呀!我也是這麼想的!”李素雯介面道:“那定林寺有僧眾兩千餘人,僧戶兩萬餘戶,所轄的莊園、碼頭、店鋪數不勝數,每年光是收來的租稅就有近四十餘萬貫。這麼大一座寺院都由我們姐妹處置,頭上沒有公婆,身邊也沒有妯娌指手畫腳,哪個出嫁的姐妹比得上我們這樣的?”
“這——,這——!”李弘苦笑道:“不管怎麼說,姐姐們總得有個孩子吧?要不然將來年老後膝下無人,終歸也是一樁憾事!”
“陛下請放心!”李下玉笑道:“我身邊有許多很可愛的孩子,即便將來我一生未婚,也不會覺得有什麼遺憾的!”
“很多可愛的孩子?”李弘愣住了,下意識的問道:“姐姐您未曾婚配,身邊哪來的孩子?”
“自然是王文佐的呀!”李素雯下意識的介面道,話剛出口便發現自己說錯了話,面對李弘和李治二人投來的目光,她下意識的捂住了嘴。
“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的!”李下玉見狀心知父親和弟弟已經生出誤解來,解釋道:“那些孩子的確是王文佐的,但卻是與百濟和倭國女人生的,與我並無什麼瓜葛!”
李治父子交換了一下眼色,王文佐和百濟倭國女人有孩子他們倒是不意外,畢竟他從跟隨蘇定方渡海滅百濟算起,已經在軍中呆了十一年了,而正式成婚也就是兩三年前的事情。這麼一個身體健康,正當盛年的漢子常年在外征戰,和當地婦女生出幾個孩子以當時武人的道德標準來說也不是什麼過分的事情,更不要說王文佐玩完後沒有提褲走人,還把孩子都養大,這已經遠超古代武人的道德平均線了。但現在的問題是李下玉替王文佐照看孩子,那可就頗為耐人尋味了——
一般來說這是男人大婦,而且是那種胸懷極為寬闊的大婦才會乾的事情,可李下玉偏偏說自己與王文佐並無瓜葛。
“下玉呀!”李治咳嗽了一聲:“你這次回來有什麼打算?當初為父也有不少虧欠之處,你若是有什麼想要的,天底下我們李家拿不到的倒也不多!是不是呀?弘兒?”
“不錯!”李弘趕忙應道:“姐姐敬請直言,寡人只要是做得到的,定然不會推辭!”
提到李氏父子的承諾,李下玉目光閃動了一下,笑道:“聽阿耶和阿弟這麼一說,我還真有兩件事情慾求而不得,只是有些怕有些麻煩了!”
“麻煩?”李治聞言笑道:“一家人怎麼說出兩家話來?弘兒,這可是你的親姐姐呀?”
“姐姐請放心!”李弘笑道:“寡人方才已經說過了,只要是力所能及之事,就不會推辭!”
“陛下富有四海,定然是做得到的!”李下玉笑了笑:“既然如此,那我就斗膽說了:我所求的第一件事便昭告天下,為母親當年之事昭雪!”
“這個——”李弘臉色微變,目光下意識的轉到了李治的臉上,他以為姐姐早已傾心於王文佐,所以才這麼多年未曾婚配,還替王文佐撫養那些孩子以為寄託,所以才明明知道李下玉姐妹這些年未曾婚配,還裝作不知道來打聽底細,好讓話題扯過來,好讓姐姐開口,促成一樁好事,卻不想事與願違。說白了,隋唐王朝還是一個貴族氣息非常濃厚的封建王朝,所謂貴族制就是你擁有的權力和你的血脈姓氏相關,而非能力或者功績。而王文佐雖然號稱也是琅琊王氏,但江左望族在關隴為尊的隋唐王朝裡早就敗落了,如果他能迎娶李下玉姐妹中的一人,成為真正的“一家人”,那王文佐官位和權力的合法性無疑會大大提高。
聽到女兒的要求,李治也有些錯愕,他稍一猶豫,點了點頭:“你母當年的事情,寡人處置的的確有些不是,不過人已經死了,無法復生,只能恢復原姓,將流放的親族召回,你看如何?”
“多謝阿耶!”李下玉躬身拜了拜,她心裡清楚李治玩了個避輕就重,不過她也沒想過第一次見面就能把天翻過來——經過這些年的歷練,她早就不是當初那個雛兒了,知道有些事情須得一點一點來。、
“姐姐方才說有兩件事情!那還有一件呢?”李弘笑道。
“陛下還記得李素節嗎?”李下玉問道。
“李素節?”李弘的重複了一遍這個名字,他的記憶力不錯,臉色陡然變得難看起來:“姐姐是說你的那位兄長?”
“不錯!”李下玉笑了笑:“想不到您還記得他?當初他被打入獄中,然後就莫名其妙的上吊自盡了,我的第二件事便是想要查清此事,讓我那位苦命的兄長死的明白!”說到這裡,李下玉便起身向李弘下跪,額頭緊貼地面,一旁的李素雯見狀,也一同跪下。
“這個——”李弘下意識的嘆了口氣,相比起當初他和王文佐在掖庭宮認識兩個獄中的姐姐時,他已經成長了不少。當然知道李素節當初的死與自己的母親肯定有解不開的關係,但此時的他更知道這種宮廷鬥爭本來就沒有什麼對錯是非,只有成敗。如果當初贏的是蕭淑妃而非武后,那麼死在獄中的多半就是自己,而非李素節。李下玉和李素雯是女子,不可能威脅自己的帝位,自己對其抱以同情沒什麼,但如果對李素節這種可能威脅到自己帝位的競爭者同情那就不是善良,而是蠢了。
俗話說知子莫過父,李治如何看不出李弘的為難,他咳嗽了一聲:“下玉,素雯,你們就莫要為難弘兒了。素節的事情,要怪就都怪為父吧!這樣吧!便讓朝廷追封李素節為許王,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許州刺史,將其改葬在為父陵墓旁,如何?”
“果然,就算是阿弘,也不可能站在我們這邊!”雖然早已有了心理準備,李下玉緊貼著地面的面容依然閃過一絲黯然,她暗自嘆了口氣:“既然如此,那也只能如此了!”
見姐姐沒有堅持,李弘鬆了口氣,笑道:“好,那寡人明日便下詔。二位姐姐請暫住在大明宮中,待過些日子再在城中賜宅!”
“謝陛下!”
好不容易應付掉李下玉的兩個要求,李治李弘父子如蒙大赦,再也不敢提起女兒的婚事問題,唯恐又引來什麼麻煩。又閒扯了幾句,才把李下玉和李素雯打發走。兩人這才鬆了口氣,李弘苦笑道:“孩兒本來還想替姐姐說一門好親事,到頭來卻根本沒出口,當真是無用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