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陰謀(第1/2頁)
章節報錯
“是嗎?那你們為何不早些起兵?”一個吐蕃將領笑道:“偏偏要等到唐人的後軍已經被我們消滅了之後才動手?”
“這就叫做兵法!”突厥酋長冷笑道:“當初唐人征服我們也是乘著大雪之後,我們的牲口馬匹凍死無數,將士們無力再戰才動手的,之前我們突厥人全盛的時候,唐人不也是向我們可汗稱臣,乞求援兵,便是太宗皇帝,在渭水河畔也向我突厥納質為盟的!”
“原來你們從唐人那兒學來了這些,難怪你們突厥人和唐人一般怯懦,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屈膝稱臣!”
“你——”突厥酋長聞言大怒:“你們吐蕃人又強到哪裡去了?難道當初你們吐蕃人沒有向唐人稱臣,還求娶唐人的宗室女為贊普妃子?”
“那又如何?”那吐蕃將軍笑道:“當初松贊干布又沒有向唐人稱臣,只不過唐國勢大,兩邊暫時議和罷了。至於娶唐人的宗室女為妃,松贊干布的妃子多了去了,又不止唐人宗室女一個,這又有什麼?”
“好了,不要爭了!”欽陵喝止住了爭執,他向走過來的阿史那道真點了點頭:“可汗您到了,請一起用餐吧!”
阿史那道真冷哼了一聲,在欽陵右手邊的位置坐下,欽陵親自用餐刀割下牛犢的舌頭,放在阿史那道真的面前:“這牛舌頭是牛身上最為肥美之處,我們吐蕃人總是用牛舌頭款待最尊貴的客人!”
“這個我可當不起!”阿史那道真推開餐盤:“我阿史那道真不過是個俘虜罷了,如何當得起貴客?我聽說你們吐蕃人給俘虜都套上木枷,還要服苦役,快將木枷拿來與我套上!”
“可汗,您何必如此呢?”桌旁的一個突厥酋長正要勸說,阿史那道真卻把餐盤掃落地上:“我不是你們的可汗,你們也不是我的葉護、特勒、吐屯,你們用刀劍威逼我,調轉馬頭攻打大唐的軍隊,讓我背叛了恩主,我哪裡還有顏面再回到長安?”
阿史那道真的呵斥讓長桌旁的突厥將領們面面相覷,幾分鐘後一個突厥軍官站起身來,沉聲道:“我們突厥人的可汗是蒼狼的子孫,他帶領著我們東征西討,草原從東到西萬里之地都是他的臣民。偉大的可汗除了天神,不聽任何人的命令;而自從唐人乘雪災打敗了頡利可汗之後,我們突厥人就淪為了唐人的奴僕,每次唐軍出征,就從我們突厥人哪裡徵發戰士和馬匹,所獲的財物和生口唐人拿走大半,而我們突厥人卻所獲無幾;特勒們不為可汗侍衛,卻去長安侍衛唐人的天子。您如果真的是阿史那的偉大子孫,就應該帶領我們在於都斤山上重新豎起牙帳,召集四散的部眾,重新恢復突厥人的榮耀!”
“胡說!”阿史那道真聞言大怒:“當初頡利可汗傲慢無禮,攻打自己的兄弟,侵吞部下的牛羊和部眾,從而激怒了上天,所以降下雪災,厚厚的積雪讓牲畜無法啃食下面的草,成千上萬的牲畜活活凍死餓死。唐國的天子受天命討伐,將其擊敗,不但沒有將其處死,反而授予官職,將突厥部眾遷徙到河南(河套地區)之地,給予衣食,還派兵保護防備薛延陀人和鐵勒人的圍攻。不過十年時間,人口牲畜蕃息,比雪災之前還多了一倍,這都是大唐天子天覆地載之恩。汝等身上的錦緞,腰間的金帶,所任的官爵,哪一樣不是大唐天子所賜?爾等卻因為自己的一點野心,起兵反叛,難道就不怕大唐天兵一到,全部化為糜粉嗎?”
聽了阿史那道真這番呵斥,突厥將領們個個臉色慘白,自從貞觀年間唐滅突厥以來,唐軍東征西討,滅國無數,敢於舉兵相向者,也許能贏一仗兩仗,但最終無不身死國滅。這些突厥將領作為唐軍的僕從軍,耳聞目睹了太多這等場景,密謀舉事的時候還好,現在聽阿史那道真這番話,無不骨寒。
“可汗這番話未免也太過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欽陵笑了起來:“唐人的確很厲害,但也不是三頭六臂之人,也不是不可戰爭,你看我們這次不就打贏了?既然能贏第一次,就能贏第二次?難道您就甘心當唐人的奴僕?”
“笑話,你們吐蕃人這次取勝不過是僥倖罷了!若不是郭待封不遵軍令,後軍豈會敗了?就算後軍敗了,若非這些蠢貨倒戈,前軍也不會有事,只要退到大非嶺營地,勝負尚未可知!”
“可汗此言差矣!”欽陵笑道:“你知道嗎?我與貴屬下聯絡已經有近十年了,貴屬下渴求自立之心是本來就有的,這種事情早晚會有。至於郭待封嘛!他這等人若是在貴國太宗皇帝時,豈可為將?說到底,唐國屢勝而驕,主上驕奢而不自知,任用小人,便是沒有郭待封,也有王待封,趙待封為將的!”
阿史那道真頓時啞然,正如欽陵所說的,太宗皇帝死後,雖然唐軍依舊東征西討,開疆拓土,不斷取得軍事勝利。但軍政相比起貞觀年間時就差遠了,尤其是在軍事人才的選拔和府兵的建設上,都愈發倒退。原有的勳貴階層憑藉先輩的功勳佔據高位,但能夠繼承先輩的韜略和武勇的卻是少數,在這等庸才的指揮下,唐軍的戰鬥力被大副削弱了。其實阿史那道真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只不過相比起郭待封,他更有自知之明一些罷了。
“可汗!”欽陵笑道:“我吐蕃與貴國有祁連山分隔,並無仇怨。只要同心協力,我吐蕃可擁有青海、西域之地,享商道之利;而貴國則可重新稱霸草原,豈不是兩全其美!”
“你說的倒是好聽!”阿史那道真冷哼了一聲:“我這次出兵以來也都看到了,吐谷渾人在你們吐蕃人治下是何等慘狀,人皆削瘦,每有三頭牛便要繳納兩頭牛的賦稅,每有十隻羊便要繳納六頭,每有五匹馬便要繳納三頭,唐人可沒有找突厥人收這麼重的稅。現在你們要利用我們的力量來對付唐人自然會甜言蜜語,若是真的你們打敗了唐人之後,多半會像對付吐谷渾人一樣對付我們突厥人的!”
這一次輪到欽陵說不出話來了,正如阿史那道真所言,自從祿東贊征服了吐谷渾之後,他們父子就把當地的草場、部眾、牲畜分給支援他們的吐蕃軍事貴族,與之相對的,吐谷渾人的境地變得糟糕多了。後來有唐使呂溫出使吐蕃,有作兩首蕃中答退渾詞,非常生動的描述了吐谷渾人在吐蕃統治下的悲慘境地。
第一首:退渾兒,退渾兒,朔風長在氣何衰。萬群鐵馬從奴虜,強弱由人莫嘆時。
第二首:退渾兒,退渾兒,冰消青海草如絲。明堂天子朝萬國,神島龍駒將與誰。(退渾是吐谷渾的別稱,退渾兒是對吐谷渾人的暱稱。)
長桌旁無人說話,也無人進食,只有蒼蠅在烤牛犢上嗡嗡作響。阿史那道真冷哼一聲,坐在長桌旁高抬著下巴,一副置生死於度外的樣子,他的母親是高祖皇帝之女,父親阿史那杜爾在太宗駕崩時,請求以身殉葬,後來去世後葬在昭陵旁。雖然是阿史那氏的子孫,但與李唐皇室已經結下了不解之緣。即便家人會因為吃了敗仗而被牽連治罪,過不了幾年也會有重新翻身的機會,而若是聽信了這些叛賊的蠱惑,背叛了大唐,那才是真的萬劫不復,只怕到了地下也無顏面再見父母。
“既然可汗一時間還想不通,那就先下去慢慢想想吧!”欽陵終於開口了:“來人,請可汗下去好生休息,切不可慢待了!”
阿史那道真離開之後,長桌旁的氣氛變得詭異起來,吐蕃人用怪異的目光看著這些新盟友,而突厥人們也無心在吐蕃人面前誇耀自己的功勞,畢竟現在有更加煩心的事情擺在他們面前。
“除了阿史那道真之外,你們還有其他備用的人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