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猛所帶的人共分為十個小組,與溫建仁所派的人一起在臥龍山莊開始四處巡查,而臥龍書院卻由何猛與溫建仁二人共同巡視。本來,書院重地,溫建仁開始是不同意去裡面打攪得,但是,何猛本著嚴峻負責的精神,不能有一處遺漏的原則,執意要巡視此處,溫建仁畢竟只是一個小小的谷主,在何夢這個將軍面前也只得依從,再說,他那個德高望重的哥哥既然已經發了話,他也不好堅持,於是,自己就跟從著何猛走入了臥龍書院。

臥龍書院佔地面積大概三百多畝地,這裡當然不只是僅限於那幾排紅磚碧瓦的精舍,更有挺拔的松柏,鬱鬱蔥蔥的花草與曲折盤旋的小徑,以及那悠悠的石橋,淙淙的流水,靜靜的小庭交織成一幅的一幅天然的圖畫,美不勝收,而又悠然雅緻,倒是一個絕好的所在。這裡既是學子的樂園,更應該是臥龍藏虎的山莊。

何猛與溫建仁草草在各處流連眺望,彷彿他們並不是在例行巡視,而是在四處遊玩。二人從臥龍書院轉出之際,那十個小組也都一一歸隊。他們的收穫似乎與何猛一般,不但未查到任何可疑人員,更沒有找到任何隱蔽的場所。何猛略是沉吟一會兒,心下卻有著一個大大的問號,既然,這裡沒有絲毫破綻,那谷中之人為什麼會千方百計阻撓雷克敵他們踏進山莊呢?而這裡如果真的有什麼不太對付的地方,而又該是在哪裡呢?

溫建仁溫聲道:“何將軍,現在貴軍既已查詢完畢,可還有什麼指示嗎?”

其意不言自陰,那就是在警告何猛,既然你們已搜查完了,是不是該打道回府了。

何猛衝溫建仁一抱拳,道:“末將在這裡先謝過溫莊主協助官府巡查之德,並請溫莊主代為末將在溫大人尊前謝罪,我們這就離開貴處,打擾了。”

說完話,何猛首先翻身上馬,他的那些部下也都一一上馬,然後打馬絕塵而去。

何猛打馬馳出臥龍山莊以後,先去縣衙的醫館探望了雷克敵、霍長卿以及那十餘個受傷計程車兵,雷克敵等人雖已包紮完畢,受傷之處也都上了療傷的良藥,但是有的因為傷痛過於嚴重,有的因為戰爭的勞累,大部分都已在病床上昏昏而睡。

何猛向醫官諮詢了一下雷克敵與霍長卿的傷勢,畢竟二人都是傷的較重的人,雖然有高深的內力護體,但畢竟也是血肉之軀,當聽到二人都無大礙之時,這才徹底放下心來。而他此時卻又在深深自責,此去臥龍山莊一行,一無所獲令他愁腸百結,而那山莊之中,又有哪些蹊蹺之地,隱蔽之所呢?他一時陷入沉思。

吃罷午飯,何猛留下了二十八個壯士保護與照顧雷克敵他們十幾個傷者,自己則帶領餘部前往麒麟城了,因為,殷福平已與他事先說好,臥龍山莊一行,無論成敗事後都不能耽誤了他去麒麟城走馬上任的行程,如果此行有收穫,自當馬上報與顧盼羽接管餘下一切事宜,如若毫無收穫,更不能耽誤自己去麒麟城接管防務的軍機。

長遼與麒麟城距離最近,未至傍晚,何猛一行已經到達麒麟城城外的總兵府,他們到達之時,葉玄空一行早已到達將近半日了,看到正主來了,葉玄空大步迎上,道:“何總兵可算到了,再不到,我們都不知該在何時開席了,諸位將官都在等著你的大駕光臨呢?”

他身後尚跟著就要去京城走馬上任兵部右侍郎的的原總兵趙軒科與兩位遊擊將軍喬三泰與凌衝,他們身後尚有幾位眼生的軍官,應該是麒麟城的將官,何猛立時抱拳道:“趙將軍,諸位將軍,小弟來遲一步,還請原諒則個,一會兒一定把酒謝罪。”

眾人無不開懷大笑。

總兵府的餐廳裡,雞鴨魚肉、各地大菜已經開始陸續佈置,酒是美酒,菜是佳餚,有酒有菜,齊聚一堂,又都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武人,自是喝酒划拳,談天敘舊,好不熱鬧。

在座之中,以葉玄空官職最高,而在輕騎營中,他又是公認的第一悍將,在諸多手下輪番向敬之下,他的酒喝的是最多的,其次是這次由地方官升為京官的趙軒科,而何猛雖然也有將士們輪番敬酒,喝的卻並不如前兩位那麼多,畢竟現在,他已是這個總兵府的新主人,氣氛自是要烘托,但是分寸一定要把握,否則,都喝多了,誰來收尾。

看著葉玄空與趙軒科都熏熏然,何猛提議酒宴到此為止,葉玄空與趙軒科一致同意,他們知道,再讓自己這些部下們敬幾杯酒,他們知道,那時恐怕就要酒後出醜了。

敬酒的將士不但在戰場上令行禁止,在酒場上似乎也很聽話,幾人中,喬三泰與凌衝攙扶著葉玄空走後,又有兩個將士攙扶著趙軒科也走了,其餘幾名將士中走上兩人意欲攙扶何猛,何猛輕笑道:“不要管我了,你們幾個那一個也沒少喝,自去休息去吧。”

眾人紛紛散去。

何猛適才來到部下早為自己準備營房之中,這時,一位士兵為他送來了醒酒湯,何猛坐在屋中,才剛剛喝了幾口,門就被人輕輕推開了,看到進來的人是葉玄空之時,何猛似乎早已知道他會深夜到來一樣,把身前已經倒滿的另一杯醒酒湯遞給了葉玄空。

而現在的葉玄空已與剛才判若兩人,不但看不到絲毫醉態,更是龍行虎步,好不威然。剛走進來,他就朗聲笑道:“恭喜何總兵走馬上任,我這裡有一份名單,還需與你做個交代。”

何猛知道,葉玄空所說的名單上之人一定是他當年的一些心腹部下,這時給自己送支援來了。因為,他本是南方鐵衛軍中的悍將,對輕騎營的將士大都並不熟悉,貿然接任麒麟城總兵一職,如果一個自己人都沒有,是很難開啟局面的。而且,在如此緊要關頭,大帥委任自己,自己此時才的確是任重道遠,干係重大,當下毫不猶疑,立馬起身伸雙手接過葉玄空遞來的名單,一邊輕笑道:“如此多謝葉將軍了。”

葉玄空在何猛對面坐下,把名單上的人名、官職以及與自己的利害關係一一剖析給何猛,竟是毫不藏私,何猛自此更是對這個文武雙全的同僚的高風亮節推崇備至。

而葉玄空最後,重中之重,又跟何猛重點介紹了四個人,而這四個人今天都沒在場,有的是因為級別不夠,有的則是有事在身,未能參加何猛的迎風酒宴。

葉玄空對何猛介紹的第一個人名叫方南浦。

說起方南浦,就不得不說趙軒科,趙軒科今年不過二十四歲,是北方諸位總兵中年齡最輕的一個,他是趙登科和趙登奎的一位堂弟。十四歲那年,身形矯健的趙軒科跟著兩個堂兄從軍,僅僅五、六年之間,他不是像趙登奎一樣憑藉兩位妹妹的關係而身居高位,他的總兵一職卻是由生死堆中掙來的,他不但作戰英勇,而且很有韜略,在雁南開麾下十大悍將之中,其實力與威望也僅次於葉玄空一人而已。

而且,這個趙軒科雖然紅髮獠牙,長相極醜,卻是一個本事極大的人,尤其是他的識人之陰,即使是在輕騎營中威望極高的溫芳仁與吳昊都特別倚重的。而說到識人就要說到方南浦了。

方南浦只是秦城周邊一個小縣的落第秀才,他這個落第秀才與其他別個落第秀才卻有大有不同。因為這個方南浦原是一個飽讀詩書、腹有經綸的奇士,可就是這樣一個奇士,偏偏屢試不第,少年成名而老大無功,到了三十多歲,還是一個未曾及第的落魄之人。而那一年,燕君臨大軍南下,就也改變了他的命運。

那一年,十五歲的趙軒科就已經是當時秦城總兵趙登科手下一名千總了,他們在勢若破竹的樂軍攻勢下,不但一敗塗地,城池丟失不說,餘部只剩下不到三百餘人,那時的雁南開還沒有北上,戰局是燕君臨一家獨大之勢,趙軒科不得不跟隨趙登科退居秦山暫避燕君臨之鋒芒,也就是在那裡,他與方南浦初次相遇,而那次相遇,只是憑藉二人之間簡單的交談,趙軒科就覺得這個方南浦一定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趙軒科十七歲那年,他堂兄趙登科在民間聚集的義軍已有三萬有餘,而趙軒科因為在樂軍後方作戰勇敢,屢立戰功,被提拔為遊擊將軍,而他這遊擊將軍手下也有了不到三千的兵馬,而那一年,雁南開誓師北伐,在龍潛江岸邊,燒掉所部所有船隻,決定與樂軍拼死一戰。

趙登科投靠了雁南開,趙軒科從此也就成為雁南開手下一員小將。就是那一年,他們打回秦城並且很快收復了這座小城,在那裡短暫駐紮了幾天的趙軒科在百忙中找到方南浦,並請他做了自己的幕僚,有了方南浦的助力,趙軒科出戰幾乎再無敗績,兩年後,燕君臨被打出長遼城之時,這個十九歲的小將被封為參將一職,並且成為雁南開手下十大悍將之一。

這個方南浦是趙軒科的幕僚,趙軒科走馬上任兵部侍郎一職,從此再次迴歸其堂兄兵部尚書趙登科麾下,但是,他卻沒有帶走方南浦,這個方南浦現今依舊在總兵府坐著那既悠閒又重要的職務。而像趙軒科一定是秦王的死黨一樣,這個方南浦也一定是趙軒科的死黨,他把這樣一個人留在麒麟城總兵府,無疑是在其心臟部位插了一枚釘子,不但不得不防,而且對他更要嚴加防範。

葉玄空對何猛說的第二個人就是現在總兵府的副將苑選梅。這個苑選梅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他之所以能夠在趙軒科手下做了幾年副將實在是因為他對趙軒科可謂忠心耿耿,而趙軒科把一個對他如此聽命的人留在總兵府,同樣是對何猛將來開展工作相當不利的。。

而下來,葉玄空又對何猛分別介紹了一下麒麟城總兵麾下的一個參將喬一楚以及一位遊擊將軍李大難。這兩個人曾是葉玄空曾經的心腹部下,早在二十多年前與單于赤步宥作戰之時,這二人就是葉玄空的心腹手下了。喬一楚此人不但作戰英勇,而且既有謀略,是個可以倚重之人,而李大難力大無窮,驍勇無匹,也是一位難得的老將。他們兩人比之名單上所羅列的其他人更得葉玄空的賞識,而且又都是老成謀國的將領,希望何猛能夠讓他們人盡其才,在將來發揮一些重要的作用。

何猛對葉玄空的鼎力相助深感幸運,這個沙場老將,一代奇雄身上許多的確有自己需要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