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澎湃的男人當然不會理會閨中女人的喜怒哀愁,況且三人都是心潮起伏難以自己,未必能夠知曉廚房發生的一切,即使知曉也不會真正放在心上。

大好男兒自當捨身許國建功立業,哪能跟整日宅在家裡的娘們一樣婆婆媽媽,只曉得關心家長裡短柴米油鹽。

想起大街見到流離失所的饑民,徐國難心裡有些疑惑,趁機轉換話題問道:“盧大人,我回家途中見到不少饑民沿街乞討,城裡居民也到處搶購糧食,傳言東寧府存糧已經不敷軍民食用,莫不是韃子間諜散播流言攪亂民心?”

他雖從方驚蛟和侯三嘴裡探出部分真相,畢竟都是語焉不詳,絕沒有執掌察言司的盧澤瞭解全面。

盧澤聞言與徐文宏對視苦笑,都是面色陰鬱黯然不語。

見兩人如此模樣,徐國難的一顆心也不由地沉了下去,面色跟著黯淡下來。

過了良久,盧澤輕聲道:“元嘉並非外人,老夫也不隱瞞,朝廷確實已經出現糧食危機。”

抬頭望了望周圍動靜,壓低嗓音輕聲道:“民間謠傳東寧府糧倉儲糧不足供應半月,那是韃子間諜故意撒播流言擾亂人心,老夫掌握的真實訊息,若不能順利從島外運進糧食,糧食供應絕難撐過一個月。”

徐國難聞言眸光泛起驚駭,他雖然不掌管戶官,卻也明白儲糧不足一個月對明鄭意味著什麼,難怪馮錫範毫不理會饑民死活,悍然下令關閉糧倉不準賑濟。

保衛明鄭江山靠的是精兵強將,倘若官兵餓肚皮發生兵變,明鄭江山立亡可待,相比之下饑民鬧事確實算不了甚麼。

難怪施世軒說臺灣近些時日風雲變幻瞬息萬變,提醒自己不如歸去,如果明鄭缺糧自行滅亡,實施厄斯計劃又有何用場。

想起赴漳州實施厄斯計劃前盧澤的承諾,徐國難脫口問道:“大人不是早就建議馮總制派遣船隊秘密前往倭國購糧,怎麼還會出現糧食危機,莫非——”

心想難道糧船途中遭遇韃子戰艦攔截,無法運糧順利返回東寧府。

盧澤目光現出憤恨,重重把茶杯頓在石桌上,冷聲道:“老夫早就建議馮總制緊急派遣艦隊護衛糧船前往倭國購糧,補足糧倉以防不測,哪料馮總制嘴上答應,私下卻聽信馮德貴誤國言語,說要讓船隊順道運載蘇杭出產絲綢到倭國販賣,從倭人手中賺回銀子再大舉購糧,行那一舉兩得的空手套白狼妙計,讓船隊在東寧港碼頭空候了半個多月。”

“哪料韃子聽聞購糧風聲,搶先一步派使者向德川幕府施壓,不準倭國賣糧給朝廷,同時派遣戰艦四處巡邏嚴加防範,德川幕府不敢得罪韃子拒絕賣糧,灰頭土臉返回的糧船連同護衛戰艦全被韃子艦隊攔截轟沉,沒有一艘能夠返回。”

徐國難默然不語,心想難怪東寧府碼頭空蕩蕩不見海船停泊,原來都已經毀於韃子之手。

見徐國難面現驚駭,盧澤一口喝乾茶水,啞聲道:“偏生老天又是不開眼,臺灣遭遇百年不遇的洪災,糧食絕收家園沖毀,饑民遍地嗷嗷待哺,原本有些指望的夏糧顆粒無收,糧食供應更是雪上加霜,流離失所的饑民餓死無數,韃子間諜趁機到處散播缺糧流言,不法糧商昧著良心囤積居奇抬高糧價,引得百姓人心惶惶拚命購糧,最終釀就糧食危機。”

徐國難聞言方知就裡,沉默半晌道:“糧食危機的根源在於無法從島外順利運回糧食,既然倭國糧道已被韃子戰艦截斷,為何不另外開闢購糧途徑,記得暹羅呂宋等地都是豐產稻穀,可以緊急購買以解燃眉之急。”

盧澤搖頭嘆道:“元嘉說得確是不錯,暹羅呂宋跟倭國一樣豐產稻穀,若能順利購糧必能解決燃眉之急,只是荷蘭白夷一心聯合韃子攻打臺灣,巴不得島內缺糧百姓作亂,好趁機火中取粟謀取好處,早就派遣艦隊嚴密封鎖南洋航道,不準臺灣商船往來通行,想要大批購糧勢不可行。南洋華商與臺灣同根同種,不惜冒險偷偷走私運糧,不過荷蘭白夷防範嚴密,走私了幾次再無蹤跡,倒是琉球——”

說到這裡猶豫了一下,思索要不要向徐國難吐露購糧機密,徐文宏在旁微笑道:“琉球雖然地僻人稀產出不多,不過德川幕府早在萬曆年間就暗中控制琉球,借道朝貢牟取巨利,眼下琉球王室已成為倭國傀儡,島上多的是倭國商人,只要有利可圖必定想方設法從倭國運糧到琉球轉口銷售。況且琉球君臣嚮慕王化,聽到臺灣缺糧必會鼎力相助,若要借道購糧定能事半功倍。”

盧澤橫了徐文宏一眼,撇嘴道:“你這老兒倒是秀才不出門通曉天下事,連琉球早被倭國暗中控制都曉得。”

徐文宏替盧澤斟滿茶,捻鬚微笑沒有說話。

徐國難眸光閃動,拍掌讚道:“爹說得不錯。倭國四面懸海物資匱乏,能夠外銷的無非稻米硫黃等物事,每年都要向臺灣輸送大量糧食以牟巨利,眼下德川幕府雖被韃子武力威逼不敢公然出口糧食,若是借道琉球重金購糧,那幫見錢眼開的倭商哪會不肯賣糧,德川幕府也會睜眼閉眼假裝不知,韃子戰艦隔著臺灣海峽,更是無法公然越過半途攔截。只要能夠從琉球購進大批糧食順利運回東寧府,糧價立跌人心立定,糧食危機就可迎刃而解。”

聽徐國難分析得頭頭是道,盧澤點頭嘆道:“元嘉真是好高明眼光,實不相瞞——”

說到這裡盧澤向遠近張了張,聲音下意識低將下去,“馮錫範前些日子已秘密派出艦隊,護送大批商船前往琉球重金購糧,聽說得到琉球軍民鼎力相助,已購得不下三十萬石糧食,不久即可運糧返臺,到時大開糧倉賑濟饑民,打擊不法糧商平抑糧價,糧食危機雖然嚴重,卻也斷不了朝廷根基。”

三人口中的琉球王國位於臺灣西南,由一百多座島嶼組成,王城位於琉球本島的首裡,歷朝歷代尊奉中華上國,自隋唐以來年年進貢歲歲來朝,被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列入不徵之國。

萬曆二十年倭國關白豐臣秀吉掃除群雄結束戰國時代,野心勃勃派遣大軍入侵高麗,企圖佔據高麗之後再行入侵大明,奉請天皇定都北京,成就八竑為宇的迷夢。

高麗是大明的忠誠藩屬,明神宗聞訊當然不能坐視,當即派遣名將李如松率軍援朝,把不可一世的倭兵打得大敗虧輸,被迫倉惶撤回倭國本土,明神宗宣佈剝奪倭國朝貢資格,從此兩國交惡再無往來。

豐臣秀吉功敗垂成野心受挫,鬱悶之下染病身亡,手下將領分崩離析獨據一方,親信大將德川家康趁機崛起,率軍在關原決戰擊敗政敵石田三成,接受陽成天皇諭旨受封為徵夷大將軍,開創了控制倭國朝政二百年的德川幕府。

德川家康接受豐臣秀吉失敗教訓閉關鎖國修文偃武,派遣使者與大明重新恢復朝貢關係,當時努爾哈赤在盛京釋出七大恨檄文,率領八旗鐵騎起兵反明,明神宗派遣大軍四路征討慘遭失敗,內外交困哪有閒暇理會,當即下旨拒絕,驅趕使者返回倭國。

德川家康急需絲綢、陶瓷、銅錢等大明暢銷貨物,與明廷交惡貨物難以進口,萬般無奈只得李代桃僵。

萬曆三十七年德川家康暗中指使薩摩藩首領島津家久藉口倭人在琉球海域被土著殺害,以樺山久高為大將率兵三千悍然入侵琉球王國。

琉球國微民寡不修兵事,哪是久經戰陣的兇悍武士敵手,屢戰屢敗無奈投降,樺山久高佔據王城首裡俘獲琉球國王尚寧,逼迫寫下降書尊奉倭書為宗主國,樺山久高派兵駐紮首裡“保護”琉球王室,依舊立尚寧為國王,借道琉球進貢大明坐享巨利。

琉球國王尚寧自感喪權辱國無顏面對列祖列宗,死後不願入葬王陵,史稱“已酉之變”。

明廷內憂外患無力出兵保護琉球,無奈之下只得故作不知,也不拒絕倭國借道朝貢,丟盡了自詡禮儀之邦的華夏大國臉面。

琉球王國素來心慕華夏文明,雖然被倭國重兵威逼不得不屈服,依舊年年朝貢歲歲入朝,直至清朝末年倭國見清廷腐敗無能,悍然撕掉最後一縷遮羞布,下令最後一任琉球國王尚泰移居東京,不久之後宣佈刻藩置縣,改琉球為沖繩縣,由倭人鍋島直彬任第一任縣知事,傳承近千年的琉球王國最終被倭國悍然吞併。

琉球國王尚泰不甘身死國滅,暗中派出義士林世功遠赴大清京師搬求援兵,清廷國勢衰弱自顧不暇,拒絕出兵援琉,林世功心灰意冷在總理衙門前自殺殉國,最終清廷賜銀二百兩厚葬,援琉之事再也無人提起。

倭國吞併琉球立即移民安置,篡改歷史移風易俗,時日長久後世居民都以大和子民自居,忘卻琉球王國後裔本來身份,再也沒有復國之志。

聽馮錫範已秘密派出船隊前往琉球購糧,徐國難不自禁面現喜色,徐文宏卻是面色陰沉,端杯抿茶沒有開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