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跨越半個地球的相遇(第1/3頁)
章節報錯
風暴終於過去了,張小軍感覺像是劫後餘生。
可現在不是感謝媽祖的時候,因為船在與風暴搏鬥時受損嚴重,船長透過衛星電話確認不會再有風暴,就領著大傢伙抓緊時間修船。
由於漁船是捕撈性質的,幹舷比較低,重心相對就比較高。換句話說,漁船本來就不穩,再加上長度短,在茫茫大海中宛如一個礦泉水瓶,隨波漂流,特別的渺小。
儘管風暴走了,漁船依然時刻處在搖晃狀態。
正好因為晃動厲害,有一個老大哥夜裡上廁所時被晃進了海里,誰也不知道,就算知道烏漆墨黑的也不知道怎麼救,那個老大哥在海里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最後被無情的大海淹沒了。
張小軍不想有命賺錢沒命花,修好吊架小心翼翼繞開正在往海里放的拖網,生怕一不小心被網掛住拖進海底。
“陳師傅,我們在哪兒?”
“船長說那邊就是南非!”
“船上的補給不多了,我們要不要靠岸採購?”
“靠什麼岸,你不想回家了?”
陳師傅開啟隨身攜帶的小收音機,一邊調整頻率看能不能收到廣播訊號,一邊恨恨地說:“昨天風那麼大都不敢靠岸,更別說今天了。南非海軍不講理,我們明明在公海上打漁,可只要被他們看見就會來抓,非說我們非法捕撈他們的漁業資源。”
個個都知道漁船上的工作畢竟枯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種枯燥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離家遠,從國內港口出發,需要航行一個多月才能抵達南太平洋。
張小軍跟所有新船員一樣暈船,就算風浪不大也像喝了酒似的上頭,整個人總是暈乎乎的,整整吐了半個月才開始適應海上的生活。
好不容易趕到捕撈海域,就在合作方的協助下靠岸補給,補充完生活所需的各種物資又出海。在海上一干就是近一個月,有時連續二十幾天都看不到一個島嶼。
有兩個賺到錢的老大哥買了手機,可海上沒手機訊號。在深海里面打漁,基本上跟與世隔絕差不多了,根本無法與外界聯絡。
通常使用的聯絡方式就是高頻電臺,唯一一部衛星電話由船長保管。沒有緊急情況誰也不會使用,畢竟電話費實在是太高了,對於他們這些漁民而言根本用不起。
而且,漁船不是貨輪。
貨輪很大,無聊的時候可以在甲班上散散步,貨輪上的生活區甚至有健身房和圖書室。漁船比較小,船上沒有任何娛樂設施,想走一走都沒有地方,甲板上堆滿了漁網,有時候連站的地方都沒有。
並且像閩漁2696這樣的遠洋漁船,一出來就是近一年,有時候甚至更久,這種內心的煎熬,跟被囚禁起來差不多。
每天除了吃飯就是幹活,剛開始還跟漁船上的兄弟們聊聊天,但長時間在一起沒太多可聊的話題,只能選擇在發呆中度過一天又一天。
陳師傅之所以總帶著收音機,就是用來在靠近小島或靠岸比較近的時候開啟聽一聽。
運氣好能收到無線電廣播,即使收到的全是聽不懂的外語,但哪怕聽聽聲音也是舒服的……
張小軍是新船員,在船上工資最低。
沒見過南非海軍的軍艦,只見過合作方所在國的兩艘小巡邏艇,正想著這裡是公海,南非海軍憑什麼來抓,大副突然在船頭喊道:“船長,軍艦!”
“哪兒?”船長鑽出駕駛艙,扶著艙門急切地問。
大副指著東北方向,驚恐地說:“在那邊,剛冒頭。”
船長立馬舉起望遠鏡,順著大副手指的方向望去。
不斷調整焦距,經過近五分鐘的觀察,赫然發現一艘軍艦出現在海平面,桅杆很高,是一艘大軍艦,不是非洲國家海軍的那種小巡邏艇。
距大軍艦不遠處,有一艘跟大軍艦同樣塗裝的貨輪,目測有兩三萬噸,看著應該是負責為軍艦補給的船。
船長終於松下口氣,說道:“別害怕,不是南非海軍,不過……不過看航向他們衝我們來了,萬一剛下的網被他們刮壞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