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二萬人的叛軍,在長安營大軍的強勢追殺下,狼狽不堪之中,不得不退到了蘇州城的南邊,軍心已經渙散,士氣很是低迷,就連穆熾、孫士信、梅賀、顧之充這四位將領都心情頹喪,

四位將領之間,再次產生了分歧,發生了爭執。

這次穆熾可不敢再繼續對戰長安營了,想讓杭州營叛軍撤到杭州城了。他已經認識到了長安營的強大,也已經意識到了事到如今杭州營叛軍若不撤到杭州城多半就會全軍覆沒,他這個穆治的二兒子,要麼會被誅殺,要麼會被捉拿。

這樣的結果是穆熾不願承受的,本來他還渴望著,穆治此次造反能夠成功,甚至能夠跟水楨那般開創一個國家。一旦如此,他就會是太子,甚至會是以後的皇帝。

一回大戰就已經讓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孫士信也沒再主張叛軍一邊抵抗長安營一邊去鎮江城,而是贊成了穆熾的觀點,認為杭州營叛軍應該即刻撤到杭州城。

事實上,在孫士信看來,鎮江營多半是保不住了,鎮江城多半是守不住了,意味著東平郡王穆治此次的造反,已經陷入了很危險很不利的局面。

穆熾和孫士信二人,也都想讓鎮江營叛軍跟著一起撤到杭州城。

兩人對此給出的理由是,長安營很強勢,蘇州城內又有守城的二萬官兵,這種情況下,眼下只剩八千人的鎮江營叛軍已經沒機會撤到鎮江城了,過程中必定會全軍覆沒。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理由,兩人不便當著梅賀、顧之充的面說出。這個理由便是,眼下的杭州營叛軍只剩一萬一千人,想要撤到杭州城,顯然會遭到追殺,會很危險。而鎮江營叛軍雖只剩八千人,有這八千人的加入,抵抗追殺的軍力便會增加一些,撤到杭州城的希望也要大一些。

而梅賀、顧之充都不願去杭州城,兩人都想帶著八千人的鎮江營叛軍撤到鎮江城。

鎮江營此次造反一共只有四萬多的兵力,其中二萬還是徵來的百姓,梅賀、顧之充一下子帶著二萬兵力來攻打蘇州城,鎮江城只留下二萬多兵力由梅逵率領著守城。眼下長安營大軍已經強勢殺來,可能還有其他平叛軍隊趕來。哪怕此前的勸降書內容不實,鎮江城眼下還沒被攻破,但他們此次若不撤到鎮江城,鎮江城勢必會被攻下,梅逵會被誅殺或捉拿。

梅賀、顧之充也想讓杭州營叛軍跟著一起撤到鎮江城,兩人都知道,鎮江城現在需要杭州營叛軍協助守城,而且,若只有八千人的鎮江營叛軍朝鎮江城撤去,過程中多半會全軍覆沒,而有了杭州營叛軍的參與,撤到鎮江城的希望會大一些。

這次的爭執很激烈,爭執了足足半個時辰都沒能達成一個結果。

梅賀被逼急了,對著穆熾、孫士信怒道:“你們若不願協助我們撤到鎮江城,那我即便是投降也不會跟著你們去杭州城!”

就在這時,有武官急匆匆跑來回稟:“不好了,長……長安營追過來了!”

穆熾、梅賀、顧之充三人紛紛驚慌起來,孫士信雖也受驚還是理智說道:“速速撤到杭州城,再不撤就來不及了!”

梅賀怒道:“我說了,我是不會去杭州城的,你們速速協助我們撤到鎮江城!”

穆熾聞言大怒,又跟梅賀爭執起來,這次的爭執已經上升為了爭吵,兩人口中都冒出了髒話。

孫士信也怒了,對梅賀道:“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在這裡吵?事到如今,你若不想被誅殺或被捉拿,唯有隨著我們一起撤到杭州城。等撤到了杭州城,再讓王爺派出大軍前往鎮江城,協助你爹守住鎮江城。”

梅賀、顧之充猶豫過後,都不得不同意了,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隨即,穆熾、孫士信,率領著一萬一千人的杭州營叛軍,由北向南朝著杭州城撤去,梅賀、顧之充率領著八千人的鎮江營叛軍跟著一起。

……

……

這次追來的長安營大軍共有三萬多人,少了幾千人。

原因在於,從昨日到現在一共已經有上萬叛軍投降,這些叛軍需要有人看押。而且,方才那片戰場還沒有清點完畢,無論是長安營的少數犧牲官兵,還是叛軍的五千多具屍體,都需要人收拾。

賈芸留了幾千名官兵負責看押和清點。

另外,賈芸還通知了在蘇州城守城的兩江總督嚴應魁,讓嚴應魁協助看押投降叛軍和清點戰場之事。

當嚴應魁得知了長安營方才的大捷後,情不自禁讚賞起了賈芸,同時也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