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霨在福建持續數月的調查終於有了定論,他調查的結果還算公正,甚至偏向於施琅更多一些。

在他給康熙皇帝的奏報中,並沒有諱言姚啟聖請報上的失誤,在對跟隨施琅作戰倖存的兵將進行了盤查詢問後,他對施琅的作戰過程進行了較為客觀的還原。

李霨在奏報的最後聲稱,施琅在作戰過程中並未出現明顯的指揮失誤, 或者有畏敵畏戰等行為,確實因為鄭逆在島嶼上防守嚴備加上水師犀利才致使戰敗。

這般直言叛賊強大的言論並未讓康熙皇帝生氣,相反他誇讚了李霨的公正處事。

最終懲戒下來了,施琅掛了個正紅旗漢軍副都統的職務被調回了京城,而姚啟聖被革去了兵部尚書職銜但仍以福建總督之職在福建防備鄭逆。

在康熙皇帝看來,姚啟聖雖有情報失誤, 但此次作戰說到底是由施琅全權指揮的,他未能秉持嚴謹態度, 臨陣揣度清楚情勢有輕敵之嫌,是海戰失利的主要原因。

隨著福建這邊的罪責釐清,對於新會之戰失利的廣東官員康熙也給予了相應懲戒,劉明江被調職到甘肅駐防西北邊疆。

除此之外李士禎也被康熙皇帝下令調回了京城,吳興祚和王永譽得以留任。

剛從偏沅(湖南)巡撫調任到四川巡撫沒多久的韓世琦再次被調動至廣東頂了李士禎的缺,雲南提督桑峨調任廣東提督。

偽清廣東方面的人事變化很快被北鎮撫司暗樁傳遞迴了東寧。

但大家的關注點好像不在新到任的廣東巡撫和提督身上。

陳繩武在得知康熙並未再任命福建水師提督和新設廣東水師提督後拍掌大笑道:“澎湖一戰後,偽清不敢再與我東寧海上爭雄矣。”

眾臣也紛紛歡欣鼓舞。

按說這個態度和反應還算正常,但明顯這番話語失了進取之心讓鄭克臧怎麼聽怎麼感覺有些彆扭。

聽到這些話同樣感到彆扭的還有被免了軍職的楊彥迪。

當初鄭克臧給眾將下達了在家閉門反思的懲罰不久後又解除了眾將的圈禁,命令他們前往軍學將與偽清陸師作戰的經驗盡數傳授給軍學的學員們。

一輩子大老粗的楊彥迪第一次給別人教書,原本能說會道的他上了講臺變得木訥難言。

於是在向眾人講解新會之戰時楊彥迪是這樣講的。

“總之就是先這樣衝上去,然後再死命往裡鑽,然後一起上,偽清就崩潰了!”,他講完後長出口氣,下方聽講的學員們一臉懵逼。

好在其他將領發揮還算正常,駱英雄向眾人講解了偽清攻城的戰法, 花軒和陳安平等人向大家講述了在野戰中綠營兵的排列布陣和戰法,讓眾學員們收穫良多。

“講這些東西有個什麼用!”,從軍學回來後楊彥迪低聲抱怨道。

他倒不是因為自己拙劣的講臺表現而生氣, 作為朝廷頂層武將的他或多或少能察覺到鄭克臧的心思。

現在東寧武備的發展,一切資源優先供給水師。

舉個簡單的例子,隨著遷移至東寧的人口越來越多,參政司首先提出來的是水師擴建計劃,造船廠一如戰前一般,一刻不停地建造著各種戰船,從移民中招募水師士卒也提上了日程。

而反觀陸師呢,除了征戰廣東的幾個軍鎮可以在移民中募兵補齊編制外,關於陸師擴編的措施一項都沒有。

這足以說明鄭克臧的心思,未來的發展方向主要是在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