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前往泉州共計劫掠回惠安百姓六千餘人,但由於計劃出現意外,突襲變成了遭遇戰,明軍這邊失蹤加傷亡計程車卒總計近六百人,代價還是很大的。

看完毛興和王隆聯名奏報的戰事過程,不少人感慨萬正色這個人還是很敏銳的。

偽清雖然在海上已經垮了,但仍然不能小覷, 眾臣覺得好像還是搶掠朝鮮更合適一點。

鄭克臧知道眾臣的想法後在心中嘆息,可惜硝石不夠了,今年估計難有大的軍事行動了,劫掠一事也只能暫告一段落。

王隆在奏報中主動請求鄭克臧降罪處罰,畢竟是由於他的行動暴露了太多資訊才被萬正色察覺了陸師的存在。

鄭克臧滿意他的認罪態度再加上毛興和裘武在一旁求情,只是對其罰俸降階,以作警告。

泉州的移民作為第一批同宗同源的移民受到了東寧朝廷的高度重視。

這次戶部將移民的安置工作做的十分細緻,不像對待其他國家的移民那般粗暴,不僅允許此次移民以家庭為單位分配,還充分考慮到了每個人的意願和長處。

願意種地的就去開墾,會養蠶的被分派到了桑蠶種植區,不願意種地地可以進製糖局和新設立的紡織廠做工,可稱得上優待。

儘管如此,由於遷移過程中明軍的手段比較激烈,很多移民仍對東寧抱有怨恨和敵視。

可鄭克臧很清楚生活總是要繼續下去,只要他能保證這些新移民能在東寧過上安穩的日子,那便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隨著西側的平原納入統治,開墾的耕地大大增加,東寧的糧食進口量大幅度減少。

民眾們不再需要擔心餓肚子的問題,但如何讓民眾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成了鄭克臧下一階段的努力方向。

他將目光盯在了商貿上。

不久前鄭克臧接到出使朝鮮使臣傳回來的訊息,本是為了設立歸僑館的出使卻有了意外的收穫。

禮部主事王豐是此次出使朝鮮的使臣,他很清楚東寧使團之前在朝鮮遭到的冷遇。

他心中猜到了上邊的想法,這次出使估計就是做個樣子走個過場,只要將鄭克臧保護華人的意思通報給朝鮮方面就算完成了任務。

卻不想他這次出使受到了朝鮮君臣的隆重接待。

王豐乘坐著船隻在朝鮮半島東南的釜山浦登陸,他第一時間向港口的朝鮮官員亮明瞭自己東寧使臣的身份。

港口的官員不敢擅專, 客氣地將王豐一行人迎入港口市舶衙門暫歇, 隨即將情況層層上報,最終到了此地最高行政長官東萊都護金承傑的手中。

不像這些訊息閉塞的基層官吏,金承傑是清楚濟州倭亂的真相的,他聽說東寧使臣到來的訊息後腦門冒汗,心中叫苦這可是個燙手山芋。

他一邊派人飛報漢城,一邊採取了冷處理的態度,下令將東寧使臣妥善安排在草梁倭館附近的館舍中歇息,不作其他安排。

接到東寧使臣來訪訊息的肅宗內心是很高興的,澎湖海戰之後他就一直想找機會緩和與鄭氏的關係。

眼見機會自己來到了家門口,他下令東萊都護即刻護送東寧使臣至漢城,並囑咐沿途各府縣要好生接待護送。

“見過貴使,本官東萊都護金承傑,奉命護送貴使前往漢城。”

看著眼前一臉和煦笑容的金承傑和他身後隆重的送使隊伍,王傑突然感覺這次出使好像跟自己設想的不太一樣。

王豐在金承傑的陪伴下向漢城趕去,一路上各地官府好吃好喝好玩的招待著,讓王豐深感愜意。

藉由路上的無數宴會,王豐與金承傑很快熟悉了起來。

“金兄,此次貴上態度突然轉變不知是何緣故啊?”, 在路上王豐再次主動與金承傑搭話, 希望能借由對方的回答, 增加對朝鮮朝堂局勢的瞭解。

金承傑心道我如何知道中央兩班和王上的想法,只好拱手苦笑道:“王兄,此事已談過多次了,在下委實不知啊。”

王豐聞言輕笑道:“縱然不知,但亦應有所猜測吧,想來想去無非是澎湖之戰我東寧贏了的緣故。”

金承傑口風很嚴,嘴裡唸叨著:“為人臣者,不敢妄猜主君心思。”

王豐心道此人軟硬不吃,轉移話題道:“那不知金兄對我東寧是何觀感?”

金承傑看了眼王豐認真道:“說實話,東寧橫行海上,對朝鮮來說並非好事。”

他頓了頓後道:“貴主的侵略性太強了,千里海岸朝鮮是沒辦法防守的,在下真心希望王兄此次前往漢城能促成兩國間的和平。”

王豐聞言打起哈哈道:“金兄說笑了,兩國本就是和平友邦啊。”

金承傑也不拆穿,隨著一起笑道:“那就祝願此行能讓兩國友誼再次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