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昌化鐵礦(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轉眼來到永曆三十四年冬至。
黃永年作為第一批赴瓊州的工部官吏,被知府顧敷委以勘探礦藏的重任。
在新任昌化知縣李琰的支援下,黃永年招募了一隊本地瓊州人,這隊人中既有精通尋蹤的獵人,也有善於掘土的工人,還有縣衙門的兩個班頭代表本地官府全程陪同黃永年尋礦。
此時離勘探隊離開昌化縣城已過去了一個多月。
“黃大人,你說這兒真的有礦嗎?”,隨行的劉班頭打了個哈欠,百無聊賴地問道。
“當然。”黃永年肯定地點點頭,緩緩開啟他自己手繪的昌化地質圖,上面有很多這一個多月中探尋到的找礦標誌。
找礦標誌便是指一切可以能直接或間接指示礦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現象和線索。
便如最新的一處找礦標誌,用小字註解道:戶山村民婦在村頭溪流中撿到褐紅色石塊。
而緊挨著的另一處標誌旁邊小字寫道:亞玉山西側山村有當地村民揀取過露天銅礦,疑是礦床延伸。
密密麻麻的找礦標誌逐漸形成了閉合形狀,而閉合所框定的範圍正是黃永年認為存在礦床可能性最高的亞玉山。
黃永年將地質圖收入懷中,揮揮手道:“大夥走快一點,趁著日頭還高趕緊進山,姜家老大記得標記好沿途適合紮營的地方。”
黃永年領頭而行,十幾人的隊伍蹣跚著走進了亞玉山。
進山行了還不到一個時辰,下午申時左右,天空中突然雷雲密佈,一道閃電劃過照亮了隊伍中一個個疲憊的臉龐,傾盆大雨突降,眾人無奈只好先找個山洞躲雨。
姜老大不虧是昌化一代有名的獵戶,僅僅一炷香的時間就帶著眾人找到了一處絕佳的避雨處。
那是一個藏在雜亂野草後的山洞,山洞很大,同時也很幽深。
劉班頭和姜老大拿出武器點燃火把,小心翼翼地往山洞深處走去,以確保這不是什麼兇猛野獸的巢穴。
而其他人在洞口處升起了篝火,隨著昏黃的火光亮起,山洞中逐漸變得溫暖起來,大夥圍繞著篝火席地而坐,烘烤著被雨淋溼的衣服。
下午突然的大雨將眾人淋成了落湯雞,大夥心中都憋著一股怨氣,此時沒有了淋雨之憂,圍作一起的眾人七嘴八舌地開始抱怨起來。
“黃大人,這次真能發現吧,不會再像上次一樣在山裡轉悠幾天白跑一趟吧。”,首先開口說話的是一個臉色蒼白的年輕漢子。
他是姜家老二,跟他哥哥不同,他的打獵技巧可以說是一塌糊塗,但他天生遠視,夜間視物更是如白晝一般無二,端的神異無比。
“是啊,黃大人,咱們這都出來快兩個月了,再這樣下去大夥都快成野人了。”,挖掘工人的頭兒秦三一臉不滿地說道。
看黃永年臉上露出不虞之色,他連忙找補道:“黃大人,小的不是說不願意幹啊,那至少咱們回縣城休整個幾日然後再出來接著找唄,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眾人紛紛點頭贊同,這其實也不能怪他們,找礦確實是個苦差事,一連四十多天風餐露宿,大部分時間都在各種山坳坳裡面。
偶爾能在山腳或山中的村落裡住上一晚那對眾人來說都是奢侈,出來這麼多天已經快到了忍耐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