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道周在等待使團的幾日間,一一拜見了各位鄭氏宗親,還親自去了鄭成功和鄭經的陵寢處祭拜了一番。

最後跟著明鄭赴日本的使節團一起離開了東寧,一路過琉球到長崎,再在幕府官員的帶領下前往江戶。

等到了十一月下旬,打狗港的碼頭和泊位終於擴建完成,能容納的商船數量大大增加。

鄭克臧大筆一揮將規模擴大的打狗港更名為延平港。

泊位擴建完成後沒幾日,幾艘掛著聖喬治十字橫槓旗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商船緩緩停靠在延平港內。

英國人答應的陰乾橡木送到了,同時還帶來了六名經驗豐富的海軍士官。

李景親自帶著工部的官員在碼頭迎接,經過漫長的卸貨後,在右武衛鎮士卒的押送下,木料直接送往天興造船廠。

造船一事之所以費時主要是陰乾木料需要的時間較長,如果有現成的木料儲存,船隻的建造時間將大大縮減。

有感於此,鄭克臧下令給顧敷在瓊州大量開採坡壘木並儲存陰乾為以後計。

而在天興造船廠內,約翰遜正在高臺上侃侃而談,藉由一旁的通事將他的話翻譯成漢語給下方密密麻麻的人群。

自從鄭克臧將造船重任交給約翰遜後,他的生活就變的忙碌起來了,年輕的君主十分慷慨,大筆一揮調集了上百名優秀的工匠跟著他學習。

在幾位英國和葡萄牙同僚的幫助下,約翰遜拿出渾身解數,傾囊相授,給這些熱情好學的東方小夥子們講解蓋倫船的建造技術。

熱情好學當然都是有原因的,東寧在鄭成功時代便廢除了明朝的匠戶制度,使廣大工匠的社會地位得到提高,同時大大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

許多技藝精湛的工匠憑藉高超手藝發家致富,工匠成了普通民眾最受歡迎的職業之一。

而對東寧重要至極的造船工匠,在其待遇方面鄭克臧一直十分重視,這次他更是直接頒佈賞令,但凡能夠系統學成蓋倫船造法的工匠一律賞銀授田並可在船廠擔任職務,優異者甚至可直接授官。

一下子點燃了大家的積極性,許多人爭相報名學習,最後工部挑選了資質、年齡等各方面最優的一百人跟著約翰遜等人學習。

這次的賞令實際上相當於工匠的科舉考試,為了光明的前途這些小夥子們都拼了命的學習,如同乾燥的海綿接觸水流,快速地吸收著約翰遜講解的知識。

隨著陰乾橡木在士卒們的一路護送下運到天興造船廠的倉庫內,蓋倫船造船計劃正式開始。

參政司還專項撥款在崖州、瓊山同時開始修建船廠,預計明年便能具備建造條件,將大大提高蓋倫船的建造產量和效率。

而隨著橡木一同來到東寧的十二名英國海軍士官歇也沒歇,直接被陳繩武安排送到了儋州。

在那裡兵部招募了從瓊州水上疍民和本地漢人漁民各千人,他們將跟隨這十二名軍官學習操控蓋倫船,靖海鎮的旗艦鎮海號:一艘建造於鄭成功時代的水朋船也被抽調出來作為這些人的訓練用船。

“無論是造船還是設立軍學舅兄乾的都卓有成效,我很欣慰。”

在承天府街道上行駛的馬車內,鄭克臧衝陪在一旁的陳繩武溫聲說道。

“當不得殿下誇獎,都是臣該做的。”,陳繩武嘴上說著謙遜的話語,但微微翹起的嘴角還是出賣了他的想法。

能得到殿下的誇獎,這麼多天的宵衣旰食總算沒有白費,陳繩武心情舒暢下身上的疲憊盡去。

圍繞在馬車身邊的是威嚴的儀仗和精銳的護衛,長長的隊伍逶迤而行,最終到達此行的目的地:承天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