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府城頭下,張鵬此時仍在加緊時間休整隊伍,當明軍的旗幟出現在清軍主力部隊視野中時,造成了很大的騷動。

“居然這麼快!”,張鵬駭然色變,隨即就跳腳痛罵起必可塔的無能。

但局勢已然至此,不是痛罵發火幾下就能解決的。

張鵬很快地調整好了心態, 開始專注於解決眼下的難題,連連催促已經列好陣計程車卒們先行頂在前面。

花軒部在魏之城的不斷突進中率先抵達戰場,隨後西軍諸部先後加入戰場,從不同方向次第對清軍展開了進攻,張鵬麾下的主力軍隊霎時間亂作一團。

等明軍後方出現了楊彥迪的帥旗和鄭克臧的王旗時,清軍的陣勢已經開始鬆動並開始出現了零星的潰逃。

駱英雄部拼命地攻擊著清軍的右翼部隊,他們特意繞了遠路,在距張鵬中軍二三里路外的右側山口處, 又開闢了新的戰場。

他們不顧犧牲, 冒著清軍弓弩的密集射擊下,奮勇突進。

戰爭這才到了真正的關鍵點。

儘管清軍的中央陣地在張鵬的指揮下防守嚴備,遲遲沒有被明軍突破。

但左右兩翼的進攻明軍部隊卻採取了勇敢、果斷的行動,連續不斷地進攻清軍的薄弱環節,威脅他們的後方中軍陣列。

現在擺在張鵬面前的問題,已經十分明顯了,這已經不再關乎於該如何求勝了,而是該如何才能保下更多的有生力量,順利地後退,以避免受到包圍和被全部殲滅的命運。

這個問題來得如此之快,擺在張鵬面前的同時,似乎也已成為清軍每個人的共同要求,於是原本準備進攻的巨浪霎時間變成迅速的退潮。

他們混亂地開始後退,與瘋狂進攻的明軍邊戰邊逃, 不顧軍官們的命令, 徒勞地希望能將敵人甩脫。

在駱英雄的兇猛攻擊下, 清軍的右翼部隊率先開始了大潰退,他們的潰退彷彿是一個響亮的訊號和明確的引領一般,清軍的左翼部隊加上中央陣地的殘部立刻跟踵而進,紛紛向後逃竄。

隨著清軍的陣勢被打散,明軍各部的指揮官連聲呼喝著麾下們分散追殺。

原本雙方整齊的陣勢幾乎在同時分散,諸部各自為戰,楊彥迪本人也奉王命趕到前軍後方,親自督戰。

而清軍的主帥張鵬率領著護衛營和親兵營趕到最前線,準備親自掩護大軍撤退,但他發現軍心已亂,很難再組織起有效的阻擊來阻擋敵人的追迫。

惶惶然的清軍很快越過不遠處的汀州府城,向更西邊的山區跑去,寄希望於遁入層巒疊嶂中逃過追殺。

明軍明顯不願意讓對方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逃脫,隨著鄭克臧的令旗傳下,三軍加起來總計兩千餘名騎兵迅速出擊。

數千匹戰馬短距離地奔騰飛躍,迅速繞過了亂哄哄地大軍斜插過來將打頭的清軍趕往另外一個方向。

不得不說人在某些時刻是很盲從的生物,尤其是在周圍一片亂糟糟的無序情況下,出於人類本能中對秩序的渴望,他們下意識地希望與其他人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