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撒豆成兵(第1/2頁)
章節報錯
“胎始金丹,得於其固,盛於其靈,神感天星,蘊化五氣。胎動而嬰生,以魂渡肉身輪迴之所,物外歸一,方得靈動嬰變。
嬰為先天之理,陰陽之分,大道之形,食五氣而長生,畏陰陽而斷五行。氣之極則五甲護身,劫數自退,入天門而化陽神。從此各自行屬論尊名,天下共師。”
場中仙音玄妙者,無人能出元妙之右,座上李赤成聞言,也是無奈苦笑三分。
此中明謀,以力迫口,只是說到此處,他也不好再做退避,一些秘法真傳不得出口,邊角從料卻是不缺。
臺下,李景元雖覺晦澀難明,但見周元妙統壓各方,也能猜出幾分用意。
若是老祖不開口,那今日論道自然是周元妙佈教,場中幾位天師宗師都得承情,尤其幾位困頓元嬰的元胎天師,更是如晨鐘暮鼓,道心顫動。
隱覺面前天門大開,彷彿一步便能入道其中。
“嬰變為神,補足陰陽之屬,跳脫三界虛實之間,六道為用,窺天自有,何獨陽神陰屬之論。身魂彼岸,三身渡現,化而為相,是自聖法,得自身相。故此名為,法相。”
李赤成所言精簡,對李景元來說便是雲遮霧繞,哪怕場中天師偶爾能得一知半解,也是立刻閉目靜氣,深怕遺漏三分。
“此中道義,若單論意境之用,足以充作玄冊統錄。”旁邊,趙靈官讚歎三分,他卻非道統正脈,與錦殊一樣,走的是護法一脈,以力證道。所以此時最是超然物外。
其次便是如李景元這等宗師境的年輕一輩。
至於仕女,她們未入道門,難聞天音,若是真得了幾分機緣,也是天運,這等人物,李景元也會動幾分收攝之心。
良久,終究還是周元妙道高三分,入神內醒,朝著李赤成盈盈一拜,待眾人道罷,才開口:“一時小道。”
卻是自言其明,撥開先前論道居心。
“哪裡,若非道友道行精深,小道何用,也怪我等才疏學淺,才讓老祖開了金口,先行告罪,以三杯為罰。”李真隆看向周元妙,此時道心衝擊之下,略有失神,被其一身花容所折,罕見地服了幾分軟語。
周元妙眼眸含笑,卻是風情自生,舉目之間若神女盼情:“也不好叫我等專美於前,如今這些小輩年幼,法力有度,卻是缺些護身之法,各位道友如有旁末小技,不妨施展一二,能學去多少全憑天分,如何?”
“此言大善。”墨湖龍王罕見迎合,“古人傳道之時,尚且不分族統,傾囊相授,如今幾分微末伎倆,卻是個個敝帚自珍,周道友此言深得吾心,當浮一大白。”
說著,舉杯而盡。
“坐而論道,隙則樹人。周道友高風雅量,有古人之風,我等微末道行,也只是為後輩添折見聞,當不作推辭。”李真榮適時開口,“族兄以為如何?”
李真隆:“此中後輩有此福分,他日當勇猛精進。”
也是應了。
李成卿卻是興致缺缺:“卿兒成道尚早,道途未定,怕是誤人子弟,此次便不獻醜。”
她年紀的確算小,所以也沒人說什麼。
“那便由小道拋磚引玉一番。”李真心撫須而笑,左掌行雲,化霧為雨,飄零守篤,盡落玉碗。
“此為小云雨之術,昔日遙想天罡有一神通,名為喚雨,心氣高漲之下草創而出,只是……諸位也看到了,權當談資。”
“道友自謙了,昔日心氣試天罡,莫說這小云雨,我自問便是如今一想也萬念俱灰,哪裡還有什麼心氣,此術高遠,若能普傳世間,取代雨澤之用,又去神通之高,當屬傳世之功,道途可期。”周元妙卻是眸中世間觀,道盡術法來世今生。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景元聞言卻是凝滯片刻,看向李真心。
只是後者面上古井無波,似乎並未將周天師這番話語當真,或者是其中有什麼為難之處。
接下來便是李真心自顧講解其中法術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