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人類社會的本質(第2/2頁)
章節報錯
“正確的人類社會是:全部人的貢獻都會奉獻到整體裡,整個種群匯聚所有人的力量進行發展。現實的人類社會是:個人的勞動貢獻不再是給到人類整體,而是去到另外的個人身上。”
觀察者點點頭,“是的。個人一生產生的勞動本質上也是一種社會財富。借用帕累託的話……”
丁儀和墨欣桐屏息凝視,等待觀察者揭開殘忍的終幕。
“人類社會里,20%的個人佔據了其餘80%的個人一生的勞動貢獻。換一句話,80%的人是為20%的人貢獻自己一生,而不是為了人類這個大種群。”
丁儀和墨欣桐倒吸一口涼氣。
80%的一個人一生貢獻出的勞動,沒有來到人類的大群體中,相反被另外20%的人收割了。
“其實遠遠不止這個情況。從蒸汽社會開始,這個現象就開始存在,經歷了你們的電氣時代,資訊時代,如今早已經是5%的人掌控了95%的人的勞動貢獻了。
這些本應該推動人類種群更容易生存發展的貢獻能量就這樣成為極少數人的財產。
以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終有一天,將會有一個人掌握其他所有人類的勞動的時刻。到了那時候,究竟上萬萬人組成的社會是‘人類’?還是說,那個獨裁者才是‘人類’呢?”
丁儀和墨欣桐陷入思考。
觀察者這才進入主題:“當個人勞動貢獻不是為種群發展服務時,種群會產生內耗。人類這個觀念成為收割勞動貢獻的獨裁者的口號,以其美名高呼為人類發展而奮鬥,實則為自身的財富收入所招旗。
底層人民意識到自己的燃盡一生的貢獻是為了讓其他個體更好的活著,逐漸脫離種群概念,不再進行勞動輸出。
中層人民因人類社會的階級流通通道——這個通道現在其實已經變得很狹窄,留有懸念,為了更好的生存,進行內部卷耗,生產無意義勞動。
高層人民意識到勞動不再屬於自己, 甚至連集體都不屬於,一部分邁入獨裁者的行列,一部分失去對種群認可的凝聚心,淪為個體主義者。
你要明白,中高層人民失去了凝聚心對一個種族而言是最毀滅性的。一個種族發展的科學技術、對自身和外界生存的哲思,都是在這群人中誕生。要是這個人都是個體主義者,需要凝聚每個個體的種群發展依靠什麼力量?
頂層人民則享用著來自99%的人的勞動,用於滿足個體的**。對他們而言,只有寥寥可數的他們才算得上人類,剩下的不過是有同樣外貌體格的生產工具罷了。”
“……”
丁儀和墨欣桐一直陷在沉默中。
觀察者的話不多,細究起來每一句話他都願意呈現無數相關考證,那些都是他在地球對人類社會進行考察時,得到的切實的資料。
這些資料真實而冰冷,不具備任何主觀偏頗性,也不含任何政治因素,同時範圍極度廣泛,以活在地球上每個人類作為標本,在飛船的模的幫助下,資料從一個客觀至極的角度,精度嚴密,這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考察,衡量出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
觀察者同意給丁儀看這些資料。
但丁儀拒絕了。
他已經想到自己看到這些資料時,自己會有多麼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