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司成立到現在,就沒有這麼熱鬧過的時候!

“我們HT其實已經算很不錯的了!產品銷量高,營收穩定,單個門店日均創收730美元,五十家就是36500,一個月的營收接近110萬美元...”

將手裡的礦泉水遞給卡特,安娜喜滋滋地試圖用漂亮的營收資料來分散卡特的注意力:總不能光看累,不看收入吧?!

如此高額的營收,換一般人,樂都來不及呢?還抱怨累?!

“害,別提了。我估計那些會計都是一邊審查一邊罵呢:‘就你們這財務做得個鬼樣子,還上市,上鬼咯’...”

卡特有氣無力地擺擺手,對眼前的營收情況絲毫提不起興趣。因為自從HT改組為inc公司以後,這筆錢就和卡特沒什麼關係了。

屬於公司賺的錢,自己又不能像以前那樣隨意使用。要分紅的話,還要再扣一大筆稅...

“哦,對了!還有那該死的稅!什麼時候能減減稅就好了,現在的稅率太特麼誇張了!”

想到稅務問題,卡特的腦殼愈發脹痛起來。此前自己對於稅務成本的預想還是有些太過樂觀了。比如那個28%的資本利得稅...

和這幫會計師、審計師們混了這麼一段時間下來,卡特非常不情願的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28%的資本利得稅率,僅僅只是個起點,也就是說,這28%只是資本利得稅的最低稅率!

不光如此,企業所得稅按照稅法規定:年入22.5萬美元以下的公司,稅率為17%;22.5萬至50萬美元的公司,稅率為20%;50萬以上...

最高的企業所得稅稅率輕輕鬆鬆突破45%以上, 簡直要命!

而就在卡特為這誇張的企業所得稅稅率驚掉下巴時,當時身邊一位德勤的稅務會計師則十分不屑地聳聳肩:

“這算個啥?歷史上最高收到過80%!不過該合法避稅避就是了,聯邦稅務局不這麼收,哪還有我們的飯碗啊?”

所以如果啥都不做,按這110萬的月度營收計算,年盈利1320萬,如果不想法避稅。那麼按照美國現行稅法的規定,光一個企業所得納稅就要給你乾沒607萬!

要是在分紅扣一波資本利得稅;再來一波個人所得稅...

明明能直接搶的,他非要給你開個稅單...

害!

“你在這叫喚有什麼用?有本事去華盛頓,去白宮門口的草坪上叫喚啊!”

一副生無可戀的表情掛在卡特臉上,看得安娜俏眉緊皺:

“趕緊起來,我們再算算按照新的稅務演算法來報稅,能省多少...”

“那你算得明白嗎?成本衝抵最多能折多少,你得一個個去查聯邦稅法典,還要查州稅法,那麼多專有名詞我看著就頭大!”

卡特不是沒有試圖掙扎過,可美國稅法這東西...真不是普通人能看的玩意!

“不算不算,要算你算!”

“哎呀,誰讓你算那個,你先算算基本的不行嗎?!人工工資、活動成本、營銷成本、研發成本...這些我們先按實際數額算一算嘛,最後心裡能有個底。然後再減掉的稅,那就...那感覺就好像賺錢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