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算稅與估值(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司內部,以現行崗位數量來算,共需108人。總經理、副總經理三人,月薪共7000美元;總監五人,一人1400,正好也是7000...”
掰著指頭,算著賬。卡特很快將人員工資的每月支出寫在面前的草稿紙上:
“每月96000,加年底雙薪,一年人工開支一百二十四萬八!”
“門店評比活動的獎金支出,一年二十一萬一千!再加上一些其它各類營銷活動,算三十萬應該沒問題吧?”
另一邊,同樣迅速算好活動成本的安娜抬起頭看向卡特。
營銷活動需要九萬嗎?五十家門店,平均一家一年1400美元,好像是不多...
“沒問題,一家1400美元一年,不算多!”
“那這就是三十萬,再算廣告投放,測評活動這一類營銷成本,還有房租,一年少說需要50萬。再加上外聘審計團隊的費用、行業諮詢費用、法律顧問費用,再算它20萬好了!這一共70萬!”
安娜點點頭:
“現在多少了?”
“261萬左右!研發成本水分大,這個先給注到10萬,應該沒問題,271萬!”
“沒錯,還有裝置、用品,尤其是我們冷庫的折舊費、維護費,這些...卡特,回頭你給公司買點車吧?起碼高管層的配車得弄出來,提升公司形象的同時,這些貴重物品能抵扣不少的稅呢!”
即便是把裝置維護、折舊等費用算到200萬,這全加到一塊,公司一年的運營成本也才500萬左右。若按照1320萬的年營收額來算,最後企業所得依然超過了800萬大關。
該交得稅仍舊很多!況且,就普通的辦公裝置,加上那區區三座大冷庫,你維護費怎麼加也加不出這麼個數不是?
至於支付給東風速遞的物流費用,還有向食品公司採購原料的費用,這個卡特暫時都沒算進去。因為這部分成本,和將這些半成品原料賣給門店後帶來的利潤相比,幾乎是正好對沖的。
在新品牌擴張期,對於加盟商們,該提供的優惠,福利還是得有嘛...
既然別的地方玩不了花活,那麼自然而然的,安娜將注意力瞄到了另一種貴重裝置上!
“配車?唔...只給高管配車,那才幾輛?加上五名總監,也才八輛車,八輛豪車的折舊、維護,能省多少稅?”
給管理層配專車、豪車,卡特理解這個操作邏輯。但這種人為將階層拉開的做法,本能地令前世那個小韭菜,小屁民有些反感。
憑啥其餘打工人都得辛辛苦苦的,起早貪黑地擠公交...想買輛代步車都得咬牙攢好久的錢!而這幫所謂高管,自己收入買輛車輕輕鬆鬆,卻還要自己這個老闆給他們配車...
若說他們作用,貢獻真的非常大!那自己給他們更好的待遇,卡特不會心疼。可除了吉納斯外,卡特還真不覺得其他人的貢獻能大到自己需要為他們考慮衣食住行的地步。
尤其是,卡特有些懷疑安娜這是不是在以權謀私...畢竟...
“不少了!假設一輛豪車合同價15萬美金,但實際採購價12萬。折舊卻還是按15萬的價值來的,十年的話,每年折損成本1.5萬一輛,八輛車就是12萬!然後維護、保養,這些都可以往多了報,豪車嘛,自然維護更貴!一輛車的維護保養成本,一年報1萬沒什麼問題,實際可能只需要3000美金,中間一來一去,少了1萬的應納稅額,直接節省稅款4600美元,成本支出3000,還能省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