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能只需要三五年之後,整個草原的狀況就會發生徹底的改變。

不過這些並非是李明現在所需要理會的。

對於他來說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國力提升到第三級。

伴隨著時間推移,他的國力距離第三級已經越來越近了。

幾年的發展下來,一些東西已經開始凸顯了出來。

養豬流,雞鴨養殖,公路修建,大鍊鋼,推廣土豆,撒錢。

每一項都是在提升著國力。

只是短時間很難體現出來。

可當時間進入了貞觀四年之後,四年的時間,一些東西已經開始展現了出來。

最為直接的體現,那就是大唐的糧食問題已經徹底解決了。

三千萬石的土豆再一次的種植,土豆的產量高達了一萬萬石以上。

雖說土豆的產量在這幾輪種植下來,加上真龍福澤已經差不多消散,其產量已經沒有辦法做到之前那麼恐怖了,可還是穩定在了每畝五十石,到六十石的層次。

這樣的產量依舊是極為恐怖的層度。

在加上土豆於李明酒樓之中的推廣,已經逐漸為大眾所知。

推廣起來極為的順利。

今年,整個天下,大部分的百姓都已經種植了一些土豆。

而有了這些土豆的種植,饑荒將完全不會再出現在大唐。

這與國力的提升無疑是極為醒目的。

同時四年的時間,整個關中已經家家戶戶養了雞鴨,哪怕豬,三戶之中也必然有著一戶養了。

這也多虧了,這兩年內,蝗災不斷肆虐。

少府收購的大量蝗蟲,足以滿足養豬流的鋪設。

雖說蝗災不可能一直有,可如今土豆已經頂了上來了,完全可以支撐。

而有了這些,看起來並不怎麼起眼,可實際上變化卻極為的明顯。

原本百姓那面帶的菜色如今也已經消失的差不多了,每一個人的面色之上笑容也比以前更多了。

現在的生活與他們而言是曾經無法想象的。

特別長安附近的百姓,幾乎是肉眼可見的發現自家變化。

不僅僅吃的更好了,住的更好了,手中的錢也更多了。

在長安附近,甚至在整個關中所在,只要你肯努力,就能夠獲得收入。

抓蝗蟲,挖白茅,亦或者前往少府做工。

一天若是肯用功,最少都能夠獲得三十文,要是運氣足夠好,一百文問題也不大。

這樣的收入是曾經他們無法想象的。

至於關中之外。.

如今倒不是無法賺錢,而是關中之外,大部分依舊處於天災肆虐當中,大唐在不斷救災之中。

以工代賑已經逐漸鋪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