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突厥已滅,整個大唐無疑進入了相對安穩之中,對於少府,對於李明來說,唯一的變化就是多了一個羊毛收購,以及交於國庫兩百萬貫。

對於一般的部門來說,兩百萬的支出,無疑是極為龐大的。

可對於少府來說還真不是什麼事情。

特別李明可是拉開了紡織業的大門,別說兩百萬貫了,若是能夠鋪開,兩千萬貫都有著可能。

少府之中。

在李明的命令之下,一個個的工匠開始了迅速之中行動了起來。

不過三天的時間,第一臺紡紗機就被弄了出來。

這是大約長6米,寬1.5米的大傢伙,它能同時紡32個紗綻,用人力或畜力驅動,一天可以紡出棉紗將近120斤,其效率相比於如今的紡紗機幾乎快了數百倍還不止,甚至遠遠超越了前世工業時代的珍妮紡紗機。

對此李明不由極為的滿意,當場就獎勵了所有工匠數百貫到數百文不等。

而在工具搞定之後,接下來自然就是羊毛紡織的其他步驟了。

羊毛紡織,當然不僅僅只需要紡織機即可,這是一個系統的過程。

收來的羊毛,需要去雜質,針梳,捲毛一系列流程之後,才能夠到達紡織的過程。

不過好在如今少府的人員足夠多,再加上一項,對於少府的影響也幾乎並不存在。

當時間逐漸推移。

整個少府隨即開始進入了有條不紊的忙碌當中。

草原之上。

編戶齊民已經開始。

李明的貿易,也在提議之中同時開始了進行了起來。

大唐朝著草原之上收購牛羊,以及羊毛,同時為整個草原提供物資。

大唐那磅礴的物資,僅僅一開始就讓所有部落雙目放亮。

在歷史上的時空當中,草原民族會因為沒有貿易而戰爭,在這個西遊的世界,大唐貿易的吸引力依舊極為巨大。

特別當他們用牛羊,甚至那幾乎無用的羊毛都能夠換取到他們曾經南下搶劫都很難搶到的物資之後,所有人都不由激動了。

甚至相比於底層的牧民,那些部落的頭人更為的激動。

畢竟他們相比於普通的牧民掌握了更多的牛馬,能夠獲得的東西無疑就更多。

唯一讓他們頭疼的是,大唐不需要馬匹,馬匹賣倒是可以賣,但是價格極為的低廉,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也只是有些頭疼。

很快就按捺住了心緒。

畢竟牛羊,特別羊毛,草原之上也有的是。

在這一種情況下。

一時間整個草原都陷入了熱火朝天當中。

大量的牛被驅趕進入了邊界,開始與大唐進行著交易。

與此同時今年的羊毛也被提前剪了下來,開始進入了交易之中。

最初的交易自然是以物易物,不過伴隨著時間推移,大唐的錢幣必然會流通於整個草原,到那時候,失去了馬背上作戰的能力,失去了自給自足的經濟,草原將再也不會是威脅。

而且這樣的時間不會太過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