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在大唐弄義務教育??(第4/5頁)
章節報錯
正如他所說,別說關中了,長安都懸。
不過很顯然,對此李明早有了考慮。
“父皇,教導之人無須擔心,先期不過長安一百個學堂而已,所需要的千人即可,少府人員就即可完成。”
“至於錢財,少府應該足以支撐。”
話語開口,此時的李明神情很從容。
少府單單在冊的官吏就高達了上萬人,而且這上萬人幾乎都是識字的,自然可以充當為老師。
如今以李明對於少府的掌控,這一點自然輕鬆。
至於錢財方面那就更加不是什麼問題了。
如今的少府本來就已經幾乎成為了聚寶盆一樣的存在。
源源不斷的精鹽,雪糖給少府提供著海量的收入。
鋼鐵,雞鴨,地龍,養豬同樣能夠源源不斷的帶來收入。
過去的一年時間,少府的收入已經不下於國庫了。
而今年少府的收入無疑會更上一個臺階,
造紙術進一步的完善,以及大豆榨油,能夠提供的財富絲毫不小於之前的。
雖說少府支出也很多。
比如水庫,運河,公路的修建。
可公路修建是可以回本的。
接近兩年多的時間,一些公路已經開始收費了。
開始有了收入。
相信用不了多久,公路到達收支平衡問題不大。
唯一需要支出的就只有水庫,畢竟這東西,在這個時代不存在發電,不存在其他的情況下,想要獲得收益基本沒有什麼辦法。
可那又不是完全少府花錢,還有一部分是國庫花錢。
這樣一來,每年能夠結餘無疑是海量。
這些錢流著那是什麼都不是,花出去才是真的錢。
而且還是為了義務教育,完全是值得的。
想一想前世義務教育的恐怖,就能夠知道這玩意到底有多強了。
在前世,德意志如此之發達,甚至足以開啟一二次世界大戰,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義務教育。
在當時的普魯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樣,被視為公民應盡的義務。而國家必須為他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德意志統一前,適齡兒童入學率已經達到了97.5%。
在1871年統一後的四十多年時間裡,普魯士經濟出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德國的煤炭和鋼鐵總量躍居歐洲第一,化工產量躍居世界第一,到1910年,普魯士的工業總產量超越了所有歐洲國家。
德意志如此,前世的華夏也同樣如此。
華夏自開啟義務教育以後,整個華夏的國力猶如坐火箭般直線上升。
短短的時間就已經超過了西方列強數百年的發展。
雖說這是西遊的世界,可有些東西依舊是共通的。
比如教育。
若是能夠在大唐開啟義務教育,整個大唐的國力無疑也能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