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愣住了,她呆呆地看著方辰。

方辰也意識到自己的玩笑話有些過了,連忙補充一句:“可惜我們太熟了。”

徐靜才把頭撇過去,不看方辰,兩個人都有些尷尬。

接著兩個人並排在草地上走了很久,徐靜才說:

“方辰,馬上軍訓結束了,我平時週末也沒事做,能去你公司上班嗎?我們之前說好的,我以後可是你的首席財務官呢。”

“去總部還是門店?門店的話,馬上金大外面的分店就要開業了,你要是想賺錢,讓你當店長。”

徐靜搖了搖頭:“你讓我堂堂一個未來的首席財務官天天去烤串,多浪費啊,再說我現在也不缺錢,我想去公司的財務部見習,不要工資。”

“也沒問題,工資照發,就按實習生的標準。”

“好,對了,你不是說軍訓匯演那天你要新生代表發言嗎?準備好了嗎?”

方辰笑了笑,表示:“從網上抄了一個發言稿,自己修改了一遍,已經找導員看過了,沒有問題。”

“怎麼感覺你這麼敷衍啊?這可是當著幾千名新生的面講話。”

“沒什麼,都是固定模式的發言,內容大同小異。大不了臨場發揮,再說一點勵志扇情的話。”

···

9月18號

華科院物理學報編輯部。

論文初審編輯終於發現了方辰投遞的7篇論文。

看到方辰一連發來7篇論文,編輯當場笑了,以為這是小學生選優秀作文嗎?

發來這麼多,讓我從裡面挑一篇?

然後他看到作者只是一名金城大學的本科生。

編輯沒有看論文內容,就想拒掉了,每天有那麼多稿子要看,哪有時間在這個本科生寫的小作文上浪費。

但是出於職業習慣,編輯還是把所有的論文題目掃了一眼。

《石墨烯片層中斷裂的多尺度建模》

《石墨烯流體動力學模型》

《石墨烯在異質結構面內熱導率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

論文清一色都是石墨烯研究,編輯的內心猶豫了一下,最終在拒稿之前點開了第一篇論文:

大多數連續介質尺度過程,如斷裂、塑性等,都可以追朔到原子尺度現象······

編輯很快讀完了第一篇論文,雖然有些地方他不是很明白,但是論文的文字功底不弱,文章的邏輯性也極為嚴謹。

編輯心裡有些驚訝,不說內容,單看文章結構,本科生能寫出來這個水平確實不錯了。

他接著又一一檢視了剩下的六篇論文,透過論文結構感覺應該是同一個作者寫的。

應該不是花錢買灌水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