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挖礦開始就一直領先了,別的不說,就說跑蒸汽的鋼管,要是沒有維蘇威的鍊鋼爐和荷萊大師的機器,用錘子打海綿鐵打一輩子都打不出合格品,沒多久就炸了。”

“其中還有很多小細節,例如活塞,別說模仿了,手潮的矮人做出來都會有問題。”

“就算有人能用鐵匠鋪的工具複製出一臺,那成本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

“像維蘇威說的,我們發財主要靠的是兩點,一個是核心技術,一個是體系化下的成本降低。”

接著加齊迪斯也說道:“是這麼個道理,隔行如隔山,你們用了這麼多年刀劍也沒見有哪個自己能打出一把好劍的。”

“我們要看到一點,外面來的人在這裡工作得了工資要繳稅,在這裡生活衣食住行都是要和我們的人買,他們就是來下蛋的雞啊。”

“哪怕他們是帶著錢來這裡建工廠也是一樣,這錢只要是在瓦爾哈拉里花出去都是給我們繳稅。”

有了他這麼一說,腦子靈活的人很快想通了。

但也有人問出一個有點傻的問題:“但是他們會把錢帶回家啊。”

“這才好。”阿里戈馬上說道,“我們準備鑄新幣了,會用新的樣式,他們把錢帶回去就是給我們宣傳。”

現在人類這邊的貨幣體系都是老帝國留下的,一枚金幣的含金量和重量是恆定的,不管是哪個勢力鑄造的金幣,不管圖案如何都是6克一枚,銀幣和銅幣基本上也是重量統一。

貨幣的流通範圍也是一個勢力軟實力的體現,範圍越廣、被越多的人認可說明其聲望越高。

現在瓦爾哈拉的銀行正在籌建當中,以後從裡面出來的都是新的貨幣,回收的其它地方貨幣會熔了重鑄。

“我有個想法。”阿里戈繼續說道,“把人頭稅免了吧,這樣我們的人可以多生些。”

對在座的老爺們來說人頭稅那點錢不算個事,但是對貧窮的人來說是個不小的壓力。

“這可是一大筆收入啊。”加齊迪斯倒吸一口涼氣。

阿里戈搖了搖頭說道:“也不是很多,只要保持現在的勢頭,關稅的增長就能填補這個窟窿。”

“我的設想裡要廢除的稅還有幾個,木柴稅、釣魚稅、牲畜稅、進城稅這些都可以免了。”

“我們還可以增加新的稅種,車稅可以向拖拉機徵收。”

“有些稅收可以變更,徭役取消後和收入稅合併起來變成類似什一稅那樣的新稅,同時設立一個起增點,這樣可以打消來這裡做工的人的一些顧慮。”

“壁爐稅就改成窗戶稅,這樣算起來就簡單很多。”

“原來的磨坊和麵包爐遲早被蒸汽磨坊和家用烤爐、麵包工廠淘汰,那就先一步直接取消,這個窟窿透過蒸汽磨坊和麵包工廠的商稅就能補上。”

“總的來說,我們要去掉那些繁雜而且總額不高的稅收,以此吸引外面的人來投資,從商業和工業中的稅收補充。”

待他說完,茶廳裡瞬間炸了鍋,有的人贊成,有的人反對。

維蘇威靜靜地喝著咖啡,稅收問題他不懂,所以不說話。

例如商稅,他以前呆的某製藥公司可以開發票,而這裡的技術條件就不用想了,統計每一個店鋪和工廠的營業額是不可能的任務。

現在店鋪的稅是按商品種類和店鋪面積來計算的,工坊是按主要裝置的數量和規模算,例如酒館按酒類店鋪稅額乘以面積計算,鐵匠鋪按爐子數量和大小來算。

政府能按銷售額計算的只有魔晶、金屬、礦石、木材、棉麻、糧食、酒、鹽和茶等等這些原材料和專營的生活必需品。

整個稅收事務維蘇威只在剛來瓦爾哈拉的時候提過一次印花稅,商家和個人在購買了印花稅稅票後按著合同金額的比例貼在合同上,合同就成為合法憑證,在訴訟時可以有法律保障。

這一稅種透過麥芽糖、紙張和玻璃等買賣被商人們熟知,因為其稅源暢旺、手續簡便、成本低廉的優點迅速在各國傳播開來,使用範圍也逐漸擴大,現在就連鋼堡那邊也出現了這玩意。

稅費改革的事情大家花了三天時間達成初步共識,主要是維蘇威給大家講了一個道理:普通人手上的錢多了才會花出去,花錢購買更多的商品代表著更多的稅收。

因為經濟學的落後,能自己想明白這一道理的人並不多。

最終經過一番計算,在瓦爾哈拉工作和投資建廠開店的稅負比其它地方低了不少,頗具吸引力。

這件事情自然要好好宣傳,除了在《瓦爾哈拉日報》上刊登新聞,維蘇威指示宣傳委員會,此類題材必須在面向整個大陸的《閱讀者之林》雜誌上每月出至少一篇軟文。

到了10月底,在經過了無數次私下討論與公開會議之後,瓦爾哈拉從明年668年到670年這3年間的基礎建設計劃終於制訂完成。

維蘇威鬆了一口氣,接下來這個冬天裡自己可以安安心心寫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