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與李元吉改葬一事準備完畢之後,李世民請大莊嚴寺高僧為其做法事三天,擇一幾日下葬。

下葬當日,李世民在宜秋門放聲大哭,哭聲悽慘,聞者落淚。都說兄弟姐妹是這個世上陪伴自己最久的人,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四人,現在只剩下他一個了,最主要的是下葬的兩人是他親手斬殺的,無情最是帝王家,在這一刻相信李世民的心中是有愧疚和後悔的。

李建成和李元吉埋葬在獻陵前方,獻陵是李淵自己找地理先生選定的,此時雖然尚未動工,但是陵墓範圍已然確定了。

魏徵、王珪等故太子府僚請求陪送到下葬之處,李世民同意了,同行之人還有李復及禮部官員。

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無子嗣,李世民命李復全程代行子侄之禮。看著父親和五位弟弟的棺木緩緩入土,李復的內心瞬間湧上一股恨意,他將頭重重的磕在了地上,內心瞬間迸射出了復仇的火星。

李世民自兩位兄弟及諸位侄子被厚葬之後,睡眠已無大礙,多日來,秦瓊和尉遲恭夜間一直在寢殿外守候,身體有些吃不消,但李世民對地府之事心有餘悸,一直不肯鬆口取消站崗,只是讓二人白天休息。

李復很清楚李世民睡眠改善是因為什麼,便向他進諫道:“聖上,秦將軍和尉遲將軍乃是天上將星下凡,別說他們本尊,哪怕就是他們的影子都能讓魑魅魍魎退避三舍。聖上可將他們二人的畫像貼在門上,也定能將妖魔鬼怪拒之門外。”

李世民也見二位愛卿近來身形消瘦,很是心疼,便採用了李復的建議,命畫師閻立本為二人繪製了畫像,畫像中二人身著鎧甲,手持兵刃,威風凜凜。兩人的畫像被貼到了寢殿的大門上,李復說的果然沒錯,李世民的睡眠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後來這一習俗流傳到了民間,秦瓊和尉遲恭便成了傳說中的門神了。

俗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門,哪裡是門神的作用,其實是李世民的心清淨了。

秦瓊和尉遲恭終於解放了,二人的職位此時分別是左、右武衛大將軍,他倆叫上了同是秦王府舊臣的張士貴,三人一起在秦瓊的家裡小酌。

聊起了李復,張士貴之前剛也受過李復的恩惠,三人一致認為辰州來的這個胡司馬有點意思。

李復來長安已半月了,這一日前來向李世民辭行返回辰州,李世民雖有不捨,但也不便再留,離別之時,李世民免了辰州百姓兩年的賦稅,李復拜謝不已。

城門處,駙馬柴紹攔住了李復的去路,拜託他照顧柴郡主,李復滿口答應,柴紹對李復好感頗生。

出了長安城,李復再也剋制不住了,父親和弟弟身死時的慘狀,他能想象得出來,自古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他頓時覺得一股熱血衝入腦門,頭疼欲裂,重重地跌到了柳蓉的懷裡,馬車直接駛向了太白山藥王谷。

李復由於年輕,躺了一會,等進了太白山的時候,頭疼已經好多了。

太白山諸峰,籠罩著淡淡輕煙,若隱若現,影影綽綽的群山像一個睡意未醒的仙子。一行人坐著馬車緩緩前行,生怕馬車過快吵醒了這位文靜的仙子。

走了一會,幾人來到了藥王谷的谷口,用兩塊巨石簡單的做了石門,上邊分別雕刻著: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這藥王谷還真是人間仙境啊!走了這麼久,一個人也沒見到。”千面張不自主的說了一句。

“嗯,這一進來,我怎麼覺得頭好多了。”李復接過話頭說道。

“嘿嘿……”張芳笑了一聲,“你那是蓉兒娘子給溫存的吧”

“哈哈……”千面張亦大笑。

“……”柳蓉紅著臉欲言又止。

“咋的,眼饞啊?饞死你”李復樂呵呵的看向柳蓉:“是吧?”

柳蓉瞪了李復一樣,轉過身去,挑起車簾,看向了馬車外。

“站住!”馬車前邊出現一群人,衣著樸素,款式多樣,手裡拿著各種各樣的農具,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怎麼啦?”李復問道。

“胡司馬,好像是一群村民”張芳停住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