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風起長安 第四十八章 懲治許敬宗(第2/2頁)
章節報錯
許敬宗的下人去老百姓家裡調查的時候,態度並不友好,吆五喝六的,張芳等人打扮的和他們一樣,衝進老百姓家裡,直接就是一通亂砸,一時間,民怨四起,驚動官府了,張芳等人撒丫子跑了。
許敬宗的下人被抓了,打了一頓之後都招了,大家都噁心許敬宗,就把案子做大了,直接驚動李世民了。
本來李世民挺愧疚許敬宗的,他也認為是息王舊臣搞的鬼,但是他沒想著查,畢竟《高祖實錄》這書寫的確實缺德,大家有意見也正常,沒想到,這許敬宗竟然不著調,自己沒事找事。這下好了,群臣直接將了一軍,總的給大家一個交代吧!
事後,李世民私下召見了許敬宗,安慰道:“我知道你受委屈了,但是這個事就到此為止吧,我日後找機會給你官復原職,《高祖實錄》你立了功,我記著的”
許敬宗眼含淚水,跪地謝罪,“給聖上添麻煩了”
李世民嘆了口氣,“那地方以後少去吧,家裡沒有嗎?實在不行提拔個丫鬟啥的不香嗎?”
許敬宗非常佩服的點了點頭,皇帝就是高,他媽的,我怎麼沒想到,打今日起,我就從家裡找了。
《高祖實錄》的鬧劇收場了,李世民贏了,雖然贏得很不光彩。李世民心情很好,打算駕幸岐州,這時卻發生了一件大事,長孫皇后病倒了。
長孫皇后與李世民是真的伉儷情深,十三歲便嫁給了李世民,後來李世民在外征戰,她在家則竭力爭取李淵及其後宮對李世民的支援,玄武門事變當日,更是親赴玄武門鼓勵眾將士,成為皇后之後,常常對李世民加以勸諫,李世民骨肉親情寡淡之時,她在旁邊默默守候,一直是李世民忠實的後盾。
長孫皇后這一病,李世民是真急眼了,同樣急眼的還有太子李承乾。太子請求大赦囚徒,為皇后積福,被長孫皇后一口拒絕了。太子將此事告訴了李復,李復聯絡群臣,大家紛紛上奏請求大赦天下,最終還是被長孫皇后給嚴詞拒絕了。
李復為李世民出了一個主意,重修全國因武德年間被廢棄的寺廟和道觀,乞求神佛為皇后賜福加持。李世民接受了李復的提議,並把重修寺廟及道觀的重任交給了李復。
聖旨一下,全國各地一齊動工,李復則帶人四處巡查,工程進行的很順利。李復遭到了李世民和太子的熱烈表揚,但是神佛共同加持依舊沒能留住一代賢后,公元636年六月,長孫皇后崩了。
長孫皇后的死對李世民打擊太大了,直接病倒了,國葬全全交給太子主持了。太子與長孫皇后更是母子情深,靈前哭暈多次。
親哥哥趙國公長孫無忌、因她勸諫而免於處罰的諫議大夫魏徵、因她建議而被重新啟用的宰相房玄齡……甚至是皇宮裡養馬的這種卑微的職位,她都仁慈的照拂他們,從不輕視他們。
大家對於長孫皇后的離世是發自內心的悲痛,李復也真的佩服這位嬸嬸,整個皇宮充斥著哀傷的氣氛。
群臣逐個到靈前哀悼,迎面走來的是率更令歐陽詢。李復看了一眼,我的天哪,這個人整個就是個大馬猴啊,醜的很滑稽。
歐陽詢上前行叩拜大禮,並對家屬表示了深切的慰問,言語懇請,催人淚下,眾人都悲傷的賠上眼淚。
這時李復旁邊卻有一個人竟憋不住的笑了起來,李復扭頭一看,好傢伙,竟然是許敬宗。還有幾位大臣也聽見了,紛紛怒視許敬宗,許敬宗自知壞事了,忙小聲辯解道:“我是覺得這位同僚長得像個猴子,才忍不住笑出聲來,大家不要誤會啊!”結果,沒人搭理他。
當天,李復便將此事上報給了太子,說許敬宗在皇后靈前竟然哈哈大笑,太子當時就發瘋了,要不是于志寧拼死相勸,估計這個許敬宗就血濺靈前了。
國喪過後,李世民的身體也漸漸康復了,李復又將此事告知了長孫無忌,這哥們眼珠子都要蹦出來了,直接跑到李世民面前參了許敬宗一本,太子也附議,群臣更是一邊倒的要求嚴懲許敬宗。
其他的事,李世民可以睜隻眼閉隻眼,但是涉及到皇后的尊嚴,必須嚴懲。一怒之下要把許敬宗給砍了,後來想到仁慈的長孫皇后,知道如果皇后活著,定不會為難許敬宗,便把許敬宗貶為洪州都督府司馬,趕出長安了。
李複本想著這次能把這個奸詐小人給玩死,沒想到李世民心慈手軟,李復便安排玄苦帶人半路截殺他,這人不能活。
出了長安地界,玄苦等人便截住了許敬宗一行人,也不多囉嗦,奔著要許敬宗的命就殺過去了,幾個府兵哪裡是玄苦等人的對手,一會就被幹掉了,許敬宗見事不妙,撒丫子就跑。玄苦等人趕忙去追,就在要斬殺許敬宗的時候,衝過來一夥蒙面人,硬生生地把許敬宗搶走了,這夥人功夫一般,但是人多,玄苦折了兩個弟兄,沒辦法只能撤了,對方則留下十餘具屍體。
玄苦一擊不成功,驚動了官府,見沒有了機會,便返回長安向李複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