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一日,陸居元到日山三竿才來到縣衙。

很顯然劉文達已經起來忙了許久了,昨天和陸居元商定的內容,劉文達仔仔細細的反覆看了好幾遍。

明日分發糧食的公文也張貼出去了,原本愁眉苦臉的全城老百姓,一個個都沸騰了起來。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全家人都能吃上一口飽飯。

公文上也明確的寫明瞭,但凡要來縣衙領取糧食的,都必須要跟縣衙簽訂勞動契約。

這是什麼意思,大家都清楚,無非就是要給縣衙做工。

對此有的老百姓也表示出了擔憂。

“該不會要讓我們去服苦役吧?”

“哎,我們家裡的糧食都快沒了,我們還有的選嗎?只要不讓我們背井離鄉,全家人都能吃上一口飽飯也就不錯了。”

“劉老爺也怪不容易的,聽說他為了這一批糧食,在嶽州城還捱了一頓打,差點腦袋都沒了。”

“反正有劉老爺在,也不至於餓死人不是嗎?做苦役就做苦役吧,咱們身強力壯的,怕什麼?”

“這樣有一口沒一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那新來的侯爺,也不知道是個善主還是什麼……”

“慎言!侯爺豈是你能議論的?小心掉了腦袋!”

……

陸居元進入了縣衙,劉文達的氣色好了許多。看樣子昨天牛田帶回來的藥還不錯,這麼快就見效了。

陸居元開始和劉文達商定老百姓勞作的具體事宜。

“咱們這縣城,實在是太破舊了,三萬人擠在這麼小的地方,咱們應該擴建一下。當然了,現在的縣城也要修繕一下。主要需要修繕的是城裡城外的房屋,道路,哦對了還有城牆。

如此一來,咱們縣城兩三萬青壯共同努力的話,效率應該是會很高的。這三萬多石糧食夠他們吃上一段時間,之後的糧食,本侯會再想辦法的。你有什麼想法,也可以說說。”

陸居元說道。

“按照侯爺說的,修繕房屋和道路,就需要石材和木材。陵陽縣山多,石材和木材是很豐富的。只不過,這些東西主要掌控在吳家手裡。侯爺你也知道,陵陽縣所有的地,都是吳家的。”劉文達說道。

陸居元點了點頭,說道:“這個我會處理,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除了修繕縣城之外,其他事情也應該一併辦起來。要興建學堂,小學、算數、天文、地理等等,都要作為必學的學科。

咱們要辦學堂,不能培養書呆子,要培養全面的人才,以後你來負責重點抓教育這一塊。窮什麼都不能窮了教育。”

“可現在陵陽縣百姓都很拮据,哪裡還有錢供小孩子讀書?”劉文達說道。

“但凡簽訂勞作合同的,解決了口糧問題,那麼家裡的小孩子可免費入學堂讀書。辦學堂的錢,請先生的錢,都由本侯一人承擔。”陸居元說道。

劉文達又被侯爺的博愛精神感動了。

侯爺果真是大公無私啊!

“咱們的教育宗旨是,有教無類,因人施教。孩子們擅長學什麼,在第一階段的學堂生涯結束之後,今後就專攻這一個學科。不管他們學的怎麼樣,首先都要學會做人的道理。”陸居元說道。

“下官替全縣老百姓,先行謝過侯爺大恩!”劉文達激動的想下跪。

有這個一個侯爺,真是陵陽縣的福氣啊!

劉文達感動的一塌糊塗,他覺得自己這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瞭。

陵陽縣眼下雖然困難重重,不過將來絕對是一片坦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