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侯爺,什麼叫做又當又立?”劉文達問道。

劉文達覺得,這個又當又立,絕對含有批判的意思,只是他想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這叫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原本一個老百姓透過勞動,能得到十石糧食。可是有九石糧食被吳家掠奪了,這就是壓榨勞動力,也就是當表子。而吳家拿著這一石糧食拿給老百姓,自己收取了九石糧食,還充當著帶善人的角色,這就是立牌坊。綜合起來,吳家就是又當又立。

現在陵州的老百姓窮成這樣了,連飯都快吃不上了。他們卻收緊了口袋,還沒有放糧食。他們想幹什麼?他們無非就是想繼續壓榨老百姓的勞動力。

往年老百姓能拿到一石糧食,往後,吳家再榨取半石糧食,老百姓就只能得到半石糧食了。這樣惡性迴圈下去,吳家越來越富,老百姓只能越來越窮。

而吳家這種士族,肯定是不需要繳稅的。所有的賦稅,都是落在老百姓頭上的。老百姓還得從自己所得拿出一部分來繳稅,老百姓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大。

一旦老百姓的壓力超過一個臨界點,不堪重負之後,陵陽縣也就徹底亂了。從陵陽縣的情況,也能看到整個大炎王朝的情況。所以,大炎王朝需要改制,不然國祚就涼了。”

陸居元的這一番話,就如同一道金光一樣,將劉文達的腦子炸的嗡嗡作響。

這侯爺的見解,實在是太深遠了!

如果不是侯爺提點,劉文達這輩子都想不出其中的道理的啊。

而且侯爺說的極其的有道理!

老百姓應得的真的不止這一點啊,他們原本就應該得到更多啊。

到底還是侯爺,從一個地方,就能看到全域性的情況,而且看的如此的通透。

這侯爺,該不會是聖人吧?

從侯爺的話當中,劉文達完全能聽出一股兼顧天下的博愛啊!

陸居元所說的,全部都是在為老百姓著想啊。

“縱觀歷史,沒有永久興盛的王朝,但是卻又可以橫跨好幾個朝代經久不衰計程車族。天下的興亡,跟這些士族脫不開干係。而這些士族就跟百足之蟲一樣,哪怕死了也不會僵硬。

他們為什麼能左右一個王朝的興衰,因為他們掌控著財力和兵力。你又為什麼會向他們妥協?如果你手握十萬大軍,你需要向一個縣城計程車族妥協嗎?”

陸居元接著說道。

實在是太有道理了!

這一番剖析,簡直顛覆了劉文達的世界觀!

劉文達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如果繼續放任士族這樣掠奪下去,天下就要大亂了。

縱觀歷史,每一個動亂的起因,都是因為老百姓遭受到打壓,不堪重負,所以才揭竿而起。

“可是士族的問題,確實不好解決。咱們手裡,沒有兵權。”劉文達說道。

他下面就八個差役,怎麼跟一個士族抗衡?

侯爺也沒帶兵過來,當今天子讓陸居元遣往封地,也沒有給侯爺一個衛兵啊。

“無妨,本侯自然有本侯的辦法。扳倒士族,易如反掌。”陸居元笑道。

只要陵州計程車族敢砍死陸居元,陸居元一定會好好的嘉獎一下吳家的。

至於是讓吳家下輩子投個豬胎,還是投個狗胎,就得看這群老六給力不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