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西楚一年需要九十萬石左右的糧草,如果北遼與西楚開戰,糧草起碼得增加六十萬石,最多恐怕要增加一倍。”項鏡之說道。

西楚一共有三十萬軍隊,年需九十萬石糧草,可不算很多。

但是要增加一倍的話,那可就不少了。

“今年糧倉有多少糧食?”皇帝問道。

“糧倉餘有五百萬石糧食。”項鏡之如實回答道。

“五百萬石……”皇帝站了起來,愁眉緊皺。

“如何分配的?”皇帝問道。

“西楚糧食產量匱乏,原本計劃給西楚軍隊撥八十萬石,再給西楚糧倉補充一百萬石以作民需。青州軍需一百萬石,湖州去年遭受洪水,糧食欠收,需要兩百萬石糧食,才能讓湖州撐到秋收。江南三地也有兩地糧食不足,不過不需要國庫下撥。從江南的糧倉調撥即刻。其他的地方,有鬧災荒和蟲害的,一共也需要兩百萬石糧食,才能撐到秋天。”項鏡之說道。

聽完項鏡之的話,皇帝停了下來。

項鏡之的意思是,現在總共需要有六百八十萬石糧食,才能渡過面前這個難關。

今年可比去年要難多了啊,去年年初的時候,朝廷糧庫裡還有千萬石糧食。

轉眼一年,糧倉裡的糧食只有一半了。

而這還沒算上西楚軍隊需要增加的最少六十萬石糧食。

所以,目前糧食有兩百多萬的缺口。

哪怕滿足這些缺口,國庫的糧食也已經空了。

“江南的糧食有多少盈餘?能不能從江南購買一些糧食,先補充西楚的軍需和民需?”皇帝問道。

整個大炎王朝,就算西楚完全沒有病蟲害,西楚的糧食也是不夠的,每年都需要朝廷額外的調撥。

而其他的地方,只要沒有遭受天災,哪怕是欠年,也不需要朝廷調撥太多的糧食補充民需。

可今年的這個情況,著實讓皇帝有點頭大。

“聖上,江南周邊的地方,也需要江南糧倉裡的糧食。老臣估計,江南能賣的糧食,可能不會超過一百萬石。”項鏡之說道。

如此說來,哪怕滿打滿算的從江南買來一百萬石糧食,還是有一百多萬石糧食的缺口。

皇帝雖然沒有體察過民間疾苦,不過他知道一點,沒有錢花,節省節省咬咬牙也能過得去,但是沒有飯吃,那是會餓死人的。

一百多萬石糧食的缺口可不小,不只是西楚急需糧食,受災的地方,也需要糧食。

“可不可以這樣,西楚的軍需先全部送過去,其他地方的,先送一部分,後續的朝廷再想辦法?”皇帝提議道。

項鏡之立馬起身,朝著皇帝拱手:“聖上聖明,如此一來,便能解決眼下的危機了。可是……聖上,目前國庫銀錢,也是不多了。”

“國庫還有多少銀子?”皇帝問道。

“回聖上,不足五百萬兩。”項鏡之回答道。

“如何分配的?”皇帝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