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需一百五十萬兩,吏部需要一百二十萬兩,禮部也要四五十萬兩,工部需要一百萬兩……”

皇帝沒耐心聽下去了,沒好氣的說道:“你就直接說,今年銀子的缺口有多少吧。”

“回聖上的話,最少三百萬兩!”項鏡之說道。

“去年缺一百萬,今年缺三百萬,朕什麼時候過過一個好年啊?”皇帝沒好氣的說道。

皇帝很快會意了項鏡之的意思,皇帝接著問道:“朝廷沒有錢向江南和其他富庶的地方買糧?”

“聖上明鑑,今年內憂外患,可能真的是長樂開元以來,最難的一年了。”項鏡之說道。

“長樂長樂,朕一點也不快樂啊。去年國庫八百萬兩,勉強撐到了今年,今年卻只有五百萬兩,如何能撐到明年?”皇帝臉上的愁容更甚了。

皇帝立馬想起了之前項鏡之所說的事情。

項鏡之現在是在向皇帝賣慘,不過皇帝雖然不上朝,對這些事情大致上還是清楚的。

皇帝也知道,想要等戶部的稅收,是不實際的。

項鏡之雖然獨掌戶部大權,可他在朝堂,在大炎王朝,也不是為所欲為的存在。

皇帝讓項鏡之管錢管糧,他最不擔心的問題就是項鏡之會中飽私囊。

可項鏡之不會中飽私囊,其他的人會啊。

皇帝忽然有點明白項鏡之想幹啥了,他想殺羊了。

如今之計,想要快速補充國庫,宰殺幾頭肥羊,好像也是最好的辦法了。

現在地裡連秧苗都還沒插下去,總不可能盼著明天地裡就長出糧食來吧。

皇帝清楚,項鏡之的身邊是沒有肥羊的。

皇帝曾經聽戶部有人背地裡吐槽項鏡之,說跟著閣老混,三天餓九頓。

這個閣老,指的就是項鏡之。

“聖上,西楚情況飄忽不定,誰也不知道明天會不會打起來。所以,西楚的一百五十萬石糧食,必須馬上調撥過去。至於其他地方,就如聖上所說,先調撥過去部分。剩下的部分,老臣來想辦法。”項鏡之說道。

皇帝清楚,這件事情非常的難辦。

項鏡之是不可能把這件事情辦的非常漂亮的,他必定會得罪人。

不過項鏡之有一點好,他孤家寡人,並不懼怕任何勢力。

“戶部的事情,還是隻有交給你,朕才能放心啊。老狐狸,你可得多活幾年啊,千萬別在朕前頭走了,否則朕這錢袋子,就不知道給誰來管了。”皇帝說道。

“除了給聖上管好這個錢袋子,老臣也沒有什麼其他的能力了。”項鏡之說道。

“有什麼困難,跟朕說。北遼若是不打最好,倘若北遼真的要打,朕也不怕。”皇帝說道。

“有楚王坐鎮西楚,北遼暫時不敢輕舉妄動。”項鏡之說道。

“行了,你最近的事情這麼多,就先退下吧。”

“老臣告退。”

戶部的事情,逐漸的多了起來,已經有人要忙到後半夜才能回去休息了。

項鏡之則是宮裡宮外兩頭跑,不過他最近待在戶部的時間還是長一點。

其中最閒的,可能就是陸居元了。

陸居元每天大概處理半個時辰的公務,也就是象徵性的在民典上補充幾條,然後就開始躺平。

補充這些條例,對陸居元來說,可不是什麼難事。

哪怕是陸居元上班的半個時辰內,恐怕也有幾刻鐘是在研磨。

陸居元得等新的地契出臺之後,才能開始辦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