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兼併的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也不是在先帝的手中從無到有。

可為什麼說這是先帝遺留下來的最難的問題?

因為先帝大肆的封賞功臣,一賞便是幾萬甚至幾十萬畝地。

正因為先帝的賞罰制度,才導致土地兼併的速度猛然加劇,就如同停不下來的一輛列車,要一直開到懸崖,知道墜亡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陸居元在提出土地改制的內容的時候,項鏡之第一時間拿給皇帝看,皇帝便下定了決心重用陸居元。

陸居元不過是胡亂揮舞的一杆子,他覺得要效仿那些改制而死的千古名臣,就得跟有勢力的人對著幹。

可陸居元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一杆子剛剛好打中了要害。

所以皇帝在朝堂之上怒罵皇帝,皇帝都忍了下來。

皇帝可不是真正的忍者神龜,他只是從陸居元身上看到了解決這一難題的希望。

因為項鏡之老了,不說項鏡之幹不動了。

哪怕是項鏡之放開手腳去幹,王崇他們也會從中作梗的。

有了陸居元的協助,說不定就能解決這個先帝遺留下來的難題。

如果土地兼併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那大炎王朝也就算是被徹底盤活了。

只要有錢有糧,才能養活龐大的軍隊,才能跟北邊,跟東海外邊的蠻子賊寇對抗。

二皇子蕭桓,如果能夠幹成這件大事的話,不僅僅能讓他造福蒼生百姓,也能讓他在帝位的爭奪之上,更進一步。

所以,蕭桓下定了決心,他必須要全力支援這件事情。

得先從京城抓起!

誰敢當這個出頭鳥,必定要砍了誰!

“項大人,京城外的百萬畝耕地,其中有七十多萬畝,是一個叫陶賢傑的人的。還有大概十萬畝,則是其他一些地主的。剩餘的一成左右的地,才是農民自己的。

如果想要解決京城土地兼併的問題,只要把這個陶賢傑給解決了,其他的地主,哪怕不情願交出土地,也得把土地交出來。”

蕭桓說道。

關於京城周邊田地的兼併情況,項鏡之大概是清楚的。

但是那些人隱藏的很深,究竟是誰的田地,連項鏡之也不知道。

看樣子,蕭桓手中確實掌握了一些很重要的資訊。

而這些資訊,則是蕭桓擊敗蕭濯的關鍵所在。

在公事上,項鏡之是完全沒有半點私心的。

這個問題,是皇帝想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