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好肉時節,靚湯清亮(1)
章節報錯
看到麥希明撕扯下魚尾肉,吃得津津有味的,林佳茵忍不住問:“魚壓陣,肉包尾。今天的肉菜有點多哦。我原以為畫院菜會很清淡呢……”
郭靄說:“我問問你們,你們之前覺得搞畫畫的,都是什麼人呢?”
四個年輕人面面相覷,麥希明聳肩,說:“我和搞藝術的交集不多,老程,你交遊廣闊,你說呢?”
程子華說:“國外的搞藝術的,那是什麼都有啊。不過據我觀察,有個共性,國外的藝術造詣越高,那性格就越古怪……”
林小麥則是試探著說:“國內的話,就是像郭老師這樣,文雅,有見識。”
一點不生氣,甚至開口哈哈大笑,郭靄笑得渾身發抖,說:“看看,這就是偏見了。其實啊,畫畫不光是考腦力,更加考體力。不說外出寫生,經常要爬山涉水,到了地方還要畫畫,極其考驗體力。就算是關在工作室裡正式開始創作,從勾勒草圖,到做線稿,最後上色,定色,那真的是……很辛苦的。”
“就拿我從前的一箇舊朋友來說吧……他一直有個夢想,就是把羅霄山到南嶺直到白雲山的三省地貌風土變化,繪成一個長卷。為此二十年間,十幾次實地採風採訪,畫成了線稿。鬧得自己窮困潦倒,好幾次飯都幾乎吃不上了,要我們朋友接濟……最後那個長卷終於開始上色了,我們也都替他高興。還有個朋友專門把自己的舊房子騰出來給他做工作室,方便繪畫……那工作室也就十來平方,沒有空調,在天棚上的。他在裡面悶了三年,最後突然有一天。說他過生日,請我們所有人去吃飯。”
“那頓飯上,他興致很高。告訴我們說,長卷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了,只剩下最後的雲山百態部分,線稿也已經好了。他很有信心,這個作品完成之後,一定會轟動畫壇……那天我們也是自己做的菜,十二道菜最高規格的畫院菜,今天席面上有的,那天全都有。大家高興啊,又喝了很多酒。沒想到一下子激發了他的暗疾,晚上回去,就急病發作,倒在了畫布前。人送到醫院已經不行了。”
“等我們到了畫室,才發現,那副長卷,長達二十米……整個畫室的牆壁全都糊著。他這幾年,人在畫前睡,睡醒就畫畫,這哪兒叫用畫筆畫畫啊,這是燃燒生命在畫畫!”
伸手按住了急促起伏的胸脯,郭靄閉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氣,平息自己的情緒。再次睜開眼睛,目光遊弋在四張年輕而生動的臉上,嘴角泛起一絲微笑:“我太激動了,不好意思……”
抬起手背拭了拭眼角,林小麥說:“如果不熱愛,是沒有辦法幾十年做一件事的。”
郭靄輕輕地點了點頭,說:“所以啊……我們不是文弱書生,窮得沒辦法的時候,喝點兒粥水也能活下去。一天靠著腹中聖賢書,貨與帝王家之後,就飛上枝頭變鳳凰。如果在從前,我們屬於‘匠人’,匠,是賣體力的,是要吃肉的。這些年來,畫院菜漸漸地有了些名聲傳了出去,我也不止一次被人問到為什麼菜裡多肉而少清淡。答案也就是這一個——身體需要啊。”
很實際,很實在。
都沒想到會這麼實在,轉念一想也沒有找到更好的理由了。有些時候,唯一的理由就是最合理的理由,容不得絲毫矯情和裝逼。
林小麥說:“我明白了……那麼最後一道菜,也還是葷菜,對麼?”
點了點頭,郭靄看向門外,彩色玻璃窗處清晰倒映著好姐端著菜盤的剪影,腰背挺拔,腳步如風,身量苗條,完全看不出她的真實年齡。事實上自從進了這個小院,林小麥就有一種感覺——在這個地方,年齡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郭靄也好,好姐也好,都是人老心不老,精氣神足足的。林小麥毫不懷疑,這樣的女人到老都不缺人喜歡,她們本身的能量就非常強大。
好姐微笑著端上了最後一樣菜,說:“好肉知時節。”
眼珠子轉悠了兩圈,才明白過來,麥希明說:“這個菜名……倒是有意思哈?”
柿子造型的瓦罐內,煨著一罐肉,異香撲鼻,程子華問:“好肉,是什麼肉?”
好姐說:“是牛腩。”
程子華思忖著說:“大夏天,似乎不是粵地人吃牛肉的季節?有個本地話說法是什麼來著?——會有蒿臭味。”
大概已經習慣了他說話耿直,郭靄也不以為意,微笑著說:“那程總監不妨先嚐一下,看看味道如何?”
程子華也不推辭,直接動手。牛腩軟爛,湯濃如滴,需要左右開弓的用筷子加勺子一起才能夠放入碗裡。趁著大家分菜的功夫,麥希明問郭靄道:“為什麼要取這麼個名字呢?”
郭靄微笑著說:“你們在國外長大的,大概不知道……在我們國家的古代,殺牛吃牛肉,是犯法的。雖說農民也不會主動殺牛,可是,正常老死的牛,那是好幾百斤肉啊,總不能白白浪費掉吧?所以也就私底下分了來吃咯。這是可以被人知道,又絕不能夠大肆宣揚的事。所以老百姓們就用了這麼個代指。說白了,也是沒有辦法的。”
程子華恍然一笑,說:“原來是這樣,那我明白了。”
麥希明說:“其實應該是知道的,在吃過了梅關牛之後,我們做了資料匯總。你自己忘性大給忘了……”
程子華翻了翻白眼,沒有搭茬了。同樣地嚐了味道,林小麥說:“這是用高壓鍋壓過的,所以牛肉酥爛。但師傅處理得很好,連肉裡面都有味,完全沒有高壓鍋壓肉的那種寡淡……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
郭靄笑著說:“那是因為入鍋之前,進行過預處理啊。至於怎麼做的……或者等會兒師傅來了,一塊兒問問?你們看,包尾的兩道青菜和湯,一塊兒來了。”
這次好姐直接推著車子過來了,兩道青菜,一清炒一上湯。
一瓦罐煨的湯,潷出來,湯色清亮透明,甜香撲鼻。
喜歡粵食記請大家收藏:(粵食記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