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熱火朝天,紛紛進駐(2)
章節報錯
看著姐姐津津有味地欣賞銀姨的紫竹匾,林佳茵有些坐不住。
她左顧右盼的,一隻舊煤爐,一個兩尺直徑的舊鋁煲,煲底已經擦過,泛著銀光,但依然沾著好些擦不掉的黑灰色……看到那套架罉,林佳茵眼睛亮了。扯了扯程子華衣袖,倆人從銀姨的鋪子裡撤了出來,林佳茵帶著程子華順腳一拐,進了幾米開外的池叔艇仔粥店,邊走邊說:“老闆,之前你遺憾沒吃到池叔的艇仔粥,現在池叔來了,以後想吃隨時可以吃到啦……”
說話聲驚動了在鋪子裡忙碌的池叔,他直起身子來,說:“細妹——好久不見了!上次見到你姐姐,還問起你來著。”
林佳茵笑眯眯地走進鋪子裡,順手就幫著收拾起角落裡亂七八糟的工具來,頃刻間鏟子是鏟子,拖把是拖把的整理得條理分明,手裡幹活,嘴巴也甜:“池叔也好好精神啊,先介紹一下,這位程總監,我的頂頭上司……”
彼此廝見過後,滿屋子就只剩下林佳茵的聲音了:“真的是好久好久不見了。看到你精神真開心——我們現在都大學畢業了呢!你這套老夥計,還跟著你一起來喬遷新居麼?哇,真的是好久了,我記事開始,你就用這個煤爐了吧?那時候你撐著艇仔在我們門前的河邊經過,不過最多的時候,是在主河道旁的碼頭上停著,賣艇仔粥的。後來就跟著水走了,我有次想吃,老爸找不到你,我還哭了好久。後來老爸揍了我,我才消停……”
池叔也樂了:“林茂真是的,孩子嘴饞,怎麼可以打小孩呢。你那哭聲也是淒涼,整條街都出了名的……老架罉用著舒心嘛。而且我這種鋁材,現在還真不好找,是一種合金鋁。是八十年代,跟咖仔國交好那會兒,我們這邊的鋁材廠專門生產出口咖仔國用來做那邊的特種鍋的。我那時候有緣搞到了兩隻,真的是很耐用,用到現在。不像現在有些鋁鍋,就跟紙糊似的,用個三年五載就穿煲。”
程子華一聽,立刻說:“就算是材料難得,也不能一口鍋用三十年啊……比我年紀還大了。佳茵,你先記下來,我們想法子去尋找這種鋁材。看看能不能再給池叔換口新鍋?”
笑著拱了拱手,池叔說:“那就先多謝程總監了!不過我的東西雖然老,還能用……就跟我這把老骨頭一樣!來來,來看看我自己盤的三眼灶,你們見過這種疍家灶沒有?”
順著池叔手指的方向,程子華伸長脖子看了那灶頭,頗有些茫然地搖了搖頭,說:“還真沒見過這種制式的……看樣子,像是某種古代灶頭的制式,不過採用了現代材料來做了?”
池叔笑著說:“對頭。最早我們這邊的疍家人在岸上砌灶,是用三塊石頭做圍邊的。而別的地方的人,一般用四塊石頭,民俗學家還來考證過……後來我們這一支,最北邊的,有飄到榕省沿海去;最南邊的,有在瓊省西海岸線的漁民。所有這些不同的地方的漁民,都有個共同特徵,就是用三石灶。”
“那些專家說,語言會跟當地方言融合,飲食習慣會隨著氣候水土變化而改變,唯獨是這些砌灶壘牆的手藝活,一代傳一代,變化的機率比較小……反正我也不大懂這麼多,那些專家來過幾次,我聽了多少,現在就原樣複述多少……呵呵……”
林佳茵拍手道:“哎喲,這可真有意思啊!池叔,你可以把這些資料整理列印出來,貼在牆上,不就是你店裡的亮點嘛!”
池叔有些為難,說:“我沒什麼文化啊……哪兒會弄這個!”
略作思忖,程子華對林佳茵道:“細妹,你先記下來。如果有必要的話,就請運維部同事幫這個小忙。而且……這應該是個普遍需要。這兒的每一家,每一種美食,都有它的來龍去脈和故事。我們可以都整理出來,給食客看個新鮮也好,來做個文化科普也好,我想總有好處的。”
拿出筆來沙沙記錄著,林佳茵歡快地答應道:“好咧。”
從池叔艇仔粥走出來,又走了幾步,林佳茵眼睛一亮:“喂,肥仔健,怎麼你也來了?”
加快腳步,一溜小跑來到那肥碩的背影后面,狠狠拍了一巴掌。肥仔健吃痛,跳了起來, 半真不假地發著怒,說:“你老闆沒告訴你啊?我進駐了311啦,做的是配菜鹹酸——創新口味!”
“哦——難怪你這兒沒有鍋碗瓢盆呢——”林佳茵站在鋪子前面,看到裡面三四個工人站在做好了地板吊頂的店面裡,正在忙著裝櫃子,說,“你自個兒找安裝公司啊?下這麼重本?誰給你打本錢啊?”
肥仔健說:“我二舅啊。我尋思著跟著他也學得差不多了,就自己出來創創看。我這兒做的是一體式的展示用廚房,鍋碗瓢盆還在後面呢。到時候這兒有烤箱爐頭微波爐,全都齊全的。外面就是展示用。當然啦,網店也開起來了的……嘿嘿,怎麼樣?”
林佳茵很是佩服,連連拱手:“好頭腦,厲害啊,我以為你只會拿鍋鏟來著。那你的貨源在哪裡?”
很是有些嘚瑟仰起臉一笑,肥仔健說:“你猜?你以為只有你才認識北艮村梁伯麼?還有……是誰帶你去找到白玉螺的生產廠家來著?我二舅說服了老白,加了一道獨立包裝的線,希望可以想法子解決儲存和運輸問題,可以放到線上賣,這樣就不會老是賠本做情懷啦……”
一拍手,林佳茵恍然道:“對對對,是這麼個道理!哎呀,人胖果然腦子好使……”
肥仔健佯怒道:“你在人身攻擊我麼?”
“不是不是,我在誇你呢。”林佳茵大大咧咧地拍著肥仔健肩膀笑,冷不防程子華不動聲色地把她手腕抓住移開,“這兒看得差不多了,那邊在做綠色的面,我們過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