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孩子,怎麼會想到問這個問題呢?”卞賽眼底閃過一絲驚訝,一閃即逝,說,“有是有的。不過我們不是專門提供餐飲……沒有牌照。所以是從合作的麵包房裡訂購食物的。屬於簡餐一類。對了,小麥,你家裡不是專門做早餐的嘛……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沒有什麼頭緒地撓了撓頭髮,林小麥說:“其實我看這做法挺好呀。不過我有一點點遺憾,來露營的人裡面,很多都是平時挺忙的,難得忙裡偷閒休假,如果可以把花縣裡特色的早餐——不帶湯水的那些,比如說鹹水角啊,鹹煎餅啊,花縣水餈啊……加點兒現磨的豆漿,那樣感覺一天開始會有溫度得多。”

卞賽思忖著說:“唔,你說得有道理。只是說來容易,現在花縣裡要找到能做這些點心的手藝人也很難了。現在我還很懷念我第一次到花縣的時候,那時有一種早餐小販,用三輪車拉著,車上一個碧紗籠,裝的是鹹水角鹹煎餅老婆餅……,一個蒸籠,裡面是包子水餈饅頭雞蛋。以及一種糯米飯,用荷葉包著,但不是糯米雞,是生炒的。裡面有冬菇粒、臘腸臘味粒、炒雞蛋碎,特別頂餓和惹味。後來又是創文創衛,又是入室經營,這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早餐車子就沒了。”

林小麥說:“可能不是沒有了,只是不知道在什麼地方藏起來了……就像當初我和老闆去找文人面那三位一樣。他們也是生計所迫,然後轉了行了。如果真的有心的話,找一找,應該還能找得到。”

卞賽連連點頭說:“你說得有道理。如果不行的話,我自己複製一個也可以嘛。其實從開始做這個專案開始,我就一直努力地想要每次帶一點新東西給大家。這個早餐車的創意很不錯,我看可以……”

林小麥說:“只可惜沒有牌照,否則的話,直接把那種能做飯的車子開進營地裡。就更好了。”

卞賽咯咯笑道:“那種可不行,明爐炒菜會有油煙,汙染了環境可就得不償失了。我們的營地可是很漂亮的,有兩人合抱粗的大樹,還有湖泊和星空。油煙滾滾的話……難免掃興。”

這另外一條下山的路較為平緩,邊走邊聊,很快就來到靠近山腳的地方。炊煙裊裊,一座紅磚房子出現在眾人面前,旁邊還有沿著山開闢出來的一畝三分地農田。麥希明不禁脫口而出:“梯田!”

卞賽說:“勉強也算吧……BB版梯田。真正壯美的梯田,要往西南方向走。那才是延綿不絕,從上到下全都是水田,春天水面波平如鏡,秋收層層堆金疊銀,漂亮到我都不知道怎麼用語言去形容!這三四層的玉米地,不算啥。”

林小麥問:“這兒也是你的地麼?”

搖了搖頭,卞賽道:“不是了。這兒是大樹農莊後面的村子,叫水梯村。你看,那邊都是他們的地了。”

一條硬底路從那紅磚房子前蜿蜒伸向遠方的村子,在山峽中的茂密水稻田裡上,鋼筋水泥巨粱橫空跨越山間,一條大白蛆呼嘯而過,轉眼間一頭扎進了另一邊山裡,不見了蹤影。

“是高鐵!”林小麥驚喜道,“沒想到高鐵會經過這兒……下一站就停靠白土坳了吧?”

看了一眼從那農民房裡跑出來,指著高鐵雀躍不已的小豆丁們,麥希明嘴角揚起一絲笑容,說:“怎麼那麼大了,還喜歡看火車?就跟小孩子似的……”

林小麥笑得眼睛都彎了,意猶未盡地看著那鐵路高架橋,說;“我從小喜歡看這個……我有個中學同學,坐在我前面的,跟我講了兩年的數學題。我跟他關係很好,後來他畢業就去了華工的建築學院。據說前陣子直接簽到了跨海大橋的公司去。我很羨慕他來著……不過,我也知道我自己不適合做那種行業。”

麥希明說:“你現在不是挺好麼。何必羨慕別人?”

林小麥一怔,眼底閃過一絲微光,咬著嘴唇輕聲道:“你說得沒錯……”

“那麼,如果你沒有來我的公司。你學的又是這個專業,你打算去哪裡?”麥希明繼續問她。

林小麥說:“繼續找下一個公司面試唄。又或者去看看有沒有對口的編制,考一個看看。我之前也說過……爸爸希望我可以安穩上班嘛。”

麥希明說:“那你現在覺得你自己算不算安穩上班了?”

忽然覺察到他話多到有些反常,林小麥仰起臉看著麥希明,疑惑地問:“老闆,我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麼?有什麼要改進的地方,您直接說……我現在不能沒有這份工作的。”

麥希明“哈”的一聲,輕聲安撫道:“你不用緊張……我不是對你不滿意。只是話趕話的聊上了而已。再說了是,誰先把話題岔到畢業找工作上面去了的?”

林小麥說:“是我……”

“你們兩個,在那邊嘀嘀咕咕的幹嘛呢?”不知什麼時候走到了那紅磚民房前面的卞賽兄妹,對著他們兩個揮手,“快來看啊,煮粽子了!上好灰水粽!要不要帶點兒回去?”

隔著門洞,看到柴火灶裡煮著的竟是滿滿一鍋黑不溜秋的灰,麥希明愣住:“這是什麼?”

那個坐在灶門前看火的阿婆咧著沒牙的嘴巴,講了一連串當地土話,麥希明完全聽不懂,林小麥皺著眉毛聽了半天,說:“我只知道她說的是客家話……可是又和洋城裡的有所變化了……”

幸好來了個抱娃少婦,見到卞賽就笑著說:“卞老闆,又來看果樹啦。我們這邊剛出爐新鮮滾熱辣灰水粽啊,帶幾個回去吃吧!”

卞賽說:“阿青,你來得正好……我聽不懂你奶奶的話啊。白拿可不行,要給我們算錢。今年打算做多少粽子?這邊剛出爐了,那邊還在煮樹雜灰?”

那少婦阿青說:“今年一不小心曬多了嘛,就多包一些,到時候拿去賣掉分人咯。今年天氣好,樹雜好多,很漂亮啊。奶奶爬了一個星期的山,收集到了二十八種,她說,多少年都沒有遇到過這麼好的‘二十八樣灰’了。來來來,都來試試看,怎麼都站在這兒看?煮樹雜灰有什麼好看的……”

殷殷軟語著,阿青很熱情地張羅招呼大家,完全沒有因為他們是不速之客而有半點防範疏遠。

&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