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百六十四章 阿順開店,面懵心精(1)
章節報錯
林小麥說:“我們再看看吧……老人家吃過的鹽比我們吃過的米還多。我常聽我爸爸說,那些成名的大師傅,都有自己的絕活,哪怕是很常見的食材,略做不起眼的改動,口感味道就會大相徑庭……從前洋城中有一戶竹背村來的大廚,專會做竹筍……他們有一道名菜,叫做‘萬勝豬腿’,看起來是一隻蹄髈,吃起來也全是肉味,實際上就是用竹筍打散了纖維,以葷湯調和入味後成菜。那是捨去了竹筍的口感,保留竹筍的營養,我爸說,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捨得’。我不敢胡亂揣測文叔的用意,如今看著卻有那個意思?”
完全明白了林小麥的意思,麥希明點了點頭,說:“你這麼說倒是有道理……東坡魚腩,為什麼要用竹子?”
林小麥說:“這是和名人沾邊的菜了。蘇軾你知道麼?”
麥希明說:“知道一點,看過他的文學作品。鄧麗君不是唱過他的詞作嘛,我媽媽很喜歡,那首歌叫……《但願人長久》?軟綿綿的……我就一般般了。”
林小麥說:“你可以現在就開啟手機搜尋一下他的資料,他啊……是個有趣又有才華的大文豪。可不光能寫‘但願人長久’這種軟綿綿的,還會寫‘大江東去’的豪邁慷慨的,是豪放派的代表詞人喔。既然要用到竹子,我猜應該是從他的名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而來的吧?而且,他自己也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話。所以……但凡跟竹筍有關的菜式,跟蘇軾連起來,也就很自然咯。”
雙臂抱著胳膊,不是很信服地撓了撓下巴,麥希明說:“從前的廚房佬也會這麼有文化麼……我父親也曾經跟我說過國內一些情況,在解放前,勤行裡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文盲,大字不識一個的……”
林小麥笑道:“知典故曉人物,又不止坐在課堂上唸書一個途徑。戲曲啊,講古啊……各種大家喜聞樂見的故事,流傳千年,生生不息。大家不一定能夠背得出蘇軾的什麼詩詞歌賦,但是呢……什麼‘一屁過江來’的鬥嘴典故啊,什麼‘淚別朝雲’的風流故事啊,一定是婦孺皆知的。”
聽到了林小麥的話,葉賢謀扭過臉來對她說:“大妹你就懂得多了。不過你知其一不知其二,這道菜實際上……是個呂宋人發明的。他倒是個正兒八經的讀書人,從南洋過來,還能考上我們這兒的科舉,做了官。他十分仰慕蘇軾,用了呂宋芒、大石斑、文筍做了這道菜。”
麥希明說:“竟然用水果入饌?倒是少見啊……”
有些自豪地笑了笑,葉賢謀道:“你現在都覺得少見?兩百年前的京官兒,更覺得少見。那時候可沒有現在的物流……可想而知多麼驚豔。不過,這道菜最終沒有被呈到當時皇帝面前,只是在官員私宴中風靡一時。隨著國力衰微,也就漸漸偃旗息鼓了。”
麥希明一愣,問道:“為什麼?按照封建制度……不是應該最好的東西送到皇帝面前麼?”
&n章汜。輕輕地搖了搖頭,葉賢謀說道:“呵呵……想得簡單。呂宋芒可不是隨時都有,文筍更加一年裡只有大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入口。萬一皇帝吃了這道菜喜歡上了,時時刻刻尋思著要吃,吃不著就龍顏大怒,怎麼辦?御廚房裡上上下下的人,腦袋還要不要了?所以啊……凡事留三分,官用的比上用的要好,倒成了一道不成文的規矩……來來,別扯遠了,你們快看看!他們還真的拿了芒果出來了。”
同樣地以極流利的刀法把芒果切成薄片,當擔山文把一整個芒果張開成一長條薄如紙的長片,最終端連著的芒果核展示在眾人面前時,大家不約而同大聲叫好:“好!好刀法!”
“神乎其技啊!這位師傅一定是著名大廚……怎麼看起來這樣平平無奇?”
“你才平平無奇,他是城裡大酒樓裡的名廚。是阿順的遠房親戚!難怪昨天晚上阿順家裡傳出的香味和平時不一樣,可能也是這位大廚在掌勺啊……”
切好了芒果片,平平展開在盤中,擔山文對李順說:“我之前傳過你一道‘晨鈴’,你還記得麼?”
強犧讀犧。李順說:“記得!魚蓉或者雞蓉做裡,外掛薄糊,低溫炸三遍,講究油不膩口, 咬下去內餡如薄漿噴出,咔嚓作響。既能空口送茶,又能泡在湯粉裡,為清淡的魚湯粉增加香味。那種稀薄的麵糊,就叫‘響糊’。做這道小早點,出鍋後一個小時之內就要吃完,否則就軟了,沒有響聲。如果出鍋的時候就沒有響聲,那就是不及格。”
制大制梟。擔山文點了點頭,說:“步驟都還記得……不錯,不錯。響糊還記得怎麼調麼?”
李順及啄米似的點頭,說:“當然記得,麵粉、水澱粉……這些自不必說,訣竅是用我們這兒的鵪鶉蛋黃,比雞蛋更加稀薄,炸出來色澤漂亮。”
嘴巴里絮叨著,李順心領神會地開啟保鮮櫃,拿出幾枚生鵪鶉蛋,開始取黃調糊。麥希明看著李順,低聲說:“這位李順師傅,雖然沒有之前見到的大廚們那樣技藝精到,但一步一步紮紮實實的,真好。”
看著以分花拂柳手法輕輕攪動‘響糊’原料的李順,林小麥說:“老闆……李順可半點不簡單。能夠堅持在一個店裡十年以上的人,沒幾道散手怎麼行?他只是——事事選用了價效比最高的做法而已。”
麥希明一愣,眼睛飛快地在粉筆寫在黑板上的餐單水牌上一轉,嘴角邊已然浮起了然的微笑:“明明會做罕見又有特色的早點‘晨鈴’,明明自身有悟性又肯琢磨還會自己想出新的湯方,明明保鮮櫃裡材料應有盡有……守寶山而穿布衣。很顯然,水牌上寫著的簡單粉面,才是最受這一帶食客歡迎的,同時也是利潤最高的食物,呵呵……阿順很會做生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