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可以說的確對於很多影迷來說,有點殘忍。

特別是一個四歲的可愛的孩子,卻遭受了那樣的悲慘,可以說讓很多人都表示很難再看第二遍。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看完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雖然明明知道,歷史比電影展現的更加殘酷,可是卻就是不敢看第二遍!」

「哭的上氣不接下氣,一早就有心理準備了,可是當看到小豆子躺在那裡再也睜不開眼睛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眼淚止不住的下落!」

「雖然事先知道這是個煽情的片子,知道它註定是個悲劇,還是哭了。告訴你這是個悲傷電影,在你準備好的情況下,依然還是無法抗拒!忍不住去查詢了當年的資料,現實遠比電影殘忍!」

「全片最讓我感動的不是媽媽死了,不是村裡慘遭屠戮,而是大好的陽光下,心情愉悅的哥哥看到妹妹一人在那玩泥堆,問的那句,你在做什麼,妹妹的那句,我在給媽媽蓋墳墓。瞬間溼了眼眶!」

「突然想到了《我不是藥神》裡面那句話:她有什麼錯?她只是想活著,她有什麼錯?是啊,他們又有什麼錯?那些在戰爭之中犧牲的千千萬萬的同胞,他們有什麼錯?真無法想象,至今還有人為那群畜生說話,甚至搞哈日,這和數典忘祖有什麼區別?」

「我們更應該感到幸福,有幸生在和平時代,生在祖國繁榮昌盛的今天,而不是曾經小豆子她們所在的那個時代!永遠不要忘記我們曾經的歷史,忘記歷史等於背叛整個民族!」

「那個糖罐,擁有哥哥的力量!可惜的是,糖果始終是有數的,總有吃完的時候!」

「真的太殘忍了,儘管電影沒有描述太多的關於金陵浩劫的畫面,但是以小見大,無法想象......」

「這部影片真的是缺少看第二遍的勇氣。」

《螢火蟲之墓》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宣傳,但是口碑發酵之後,卻根本不需要特意的去宣傳。

但是本身卻已經足夠了!

不過,李易此時此刻卻正在安慰慕晴。

慕晴的一個阿姨去世了,雖然不是親阿姨,但是卻是她媽媽的很要好的朋友,小時候丈母孃因為工作所以經常讓那個阿姨帶她。

「嗚嗚嗚!姚阿姨為什麼不告訴我她患病的事情?本來至少還可以再......」慕晴傷心地道。

李易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抱著媳婦,聽她說話。

慕晴的這個姚阿姨,李易倒是知道,不過不熟悉,因為來往的比較少。

「說實話,我真的替姚阿姨不值,她一輩子操勞,就沒有享福過,可是她的那群家人呢?平時對她不聞不問的,甚至連她身患絕症都不知道,到她病發了,快走了,才知道。」

「你知道嗎,她家裡還有個痴呆的老太太,姚阿姨無怨無悔地照顧了多年,可是呢?他們是怎麼對她的?」

慕晴說了許多,都在為她的這個姚阿姨抱不平!

「你說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傻的人?又怎麼會有那麼冷漠的家人?」說完之後,她抬頭看著李易問道。

李易嘆了口氣道:「這就是典型的華國式母親,其實這樣的事情在這個社會真的不少見,為什麼我們總說,人只有到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

「是啊!你說為什麼做母親的總那麼傻,傻傻地為家庭付出一切,可是......」

「因為這就是母親啊!」李易感嘆道。

雖然他的家庭,老豆和老媽因為比較特殊的關係,所以他倒是沒有感受到。

可是實際上,絕大多數的母親都的確如此。

「生活在生活中,回到家就

藏起來那些身不由己,面對家人,常常會有不知道從哪裡生出來的怨氣。這些怨氣通常不會對外人,只會對自己的至親,很多人其實不是不明白這種傷害,可是沒有徹骨的痛徹,他們往往很難真的悔悟!」李易說道。

他驀然想起了一部電影,一部比較有爭議的影片。

電影裡面的女主角,倒是和慕晴說的這個姚阿姨很像。

之所以備受爭議,主要是為電影裡面的母親,意難平!

李易想起來,這部電影的一個影評可以說代表著很多人看完之後的感受。

寫評論的人對這部電影打上了最低分。

原片的名字叫《世界上最美好的離別》,可是那位影評人寫的標題卻是字裡行間都透著一股意難平。

「這美,是從哪裡看出來的?美個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