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生日那天堅定地跳下了窗臺。

這對科布打擊太大了,他的心就像沉船咕咚掉進深深的海底,很多時候也在懷疑,瑪爾的死是真的?還是自己在做夢?

內心有了恐懼後,科布就變成一個失敗的盜夢師。

不管他再盜誰的夢,那個人的夢裡都會出來一個“敵對者”,也就是他潛意識中最恐懼的瑪爾,瑪爾常出來搗亂造成任務失敗。

他的事業毀了,家也不敢回(擔心是一個夢),開始了新的逃亡。

岳父設大局給科布植入思想,目的是帶他回家

但是這裡,不得不提到的是,科布有一個愛他的岳父邁爾斯,在他無法面對孩子的時間裡,一直是邁爾斯照顧著他們。

只有一個人懂他所處的困境,只有一個人能救科布,並且最終救了他,這個人也是邁爾斯。

所以岳父策劃了一個造夢團隊來對科布進行“思想植入”,作為背後的操盤手,前臺必須要有一個人“主刀”,這個人就是他的學生林妮!

林妮深知邁爾斯的計劃,所以她才那麼好奇科布的潛意識深處是什麼。

一次次想進入科布的夢中電梯最下層,看到科布最過不去的坎到底是什麼。

因為幫科布走過這個坎,就是她接到的主要任務。

那麼同行其它人,科布的搭檔阿瑟、埃姆斯,還有他的僱主李騰、費舍,都是假的嗎?李騰委託科布幹掉費舍的帝國這個“商單”是假的嗎?

NO,也並非這個商單是假的,只是它恰巧成了邁爾斯的工具。

其中一部分人,比如亞瑟、埃姆斯可能和林妮一樣是知情者。

否則不會在第三層夢境雪山的環節,瑪爾跳出來殺掉了費舍,其它人卻不問一句,那個女人是誰?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篇尾有一與開頭呼應的環節——

科布為了救李騰掉入了邊緣夢境,他們在邊緣夢境中變成了老人(開頭)。

在老人的狀態下,他們回憶了這一次造夢的經歷(影片是以倒敘形式開始的),而當二人再清醒的時候(正敘),科布和李騰的表情是迷茫的,而其它的人表情卻是微笑著看著他。

個人認為,這些微笑有兩個涵義:

第一,科布和李騰進入邊緣夢境後,迷失了一段記憶,李騰可能忘記了他是合謀者的身份。

第二,所有人的努力都是為了讓科布這一刻的清配,也就是說這一次造夢的真正任務,就是給科布植入思想,讓他回家。

他們的任務完成了,知道科布內心的恐懼已經消除,所以對科布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此時,科布手上沒有帶戒指,那是他真正的圖騰(而不是陀螺),回家後,他看到了孩子們轉過頭,並且孩子們已經長大……這些都說明了他已經回到現實。

當然,雖然岳父邁爾斯才是真正的幕後玩家,但科布能迴歸現實,還是靠他自己內心的掙扎。

就像一個即將陷入抑鬱的人,前期關鍵的不是藥物介入,而是患者跳出抑鬱圈套的勇氣。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對於科布來說,讓他陷入愧疚之中無法自拔的是愛情,那麼要想讓他從中振作起來,就必須給予他新的追求,比愛情對於他來說更重要的追求。

那麼是自由嗎?或者說是親情?

邁爾斯的實驗之所以能成功,關鍵還在於科布內心存在著這樣的信仰。

雖然他多年來負罪感與愛交織,但是在第五層夢境裡,因為內心對自由的追尋,他直面了他的恐懼,他與瑪爾的交談的鏡頭,就是他以信仰跨越恐懼的全過程!

他承認了是自己向瑪爾植入了“你所歷經的現實都是夢境”的想法,是一種背叛。

他重述了,為什麼讓要瑪爾懷疑真實世界的原因和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