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另外一個世界的《泰坦尼克號》,李易的這個版本的待遇顯然完全不同。

從宣發開始,李易的電影,就已經用最大的力度去做。

雖然時至今日《泰坦尼克號》的特效並沒有那麼的尖端,但是這本也不是什麼靠特效取勝的電影。

而是劇情。

關於這部電影的討論,太多太多,從電影上映第一天起,影迷們就對這部電影有著諸多的看法。

《泰坦尼克號》裡面的人物,設定是非常有意思的。

不同的人,能解讀出許多不同的東西來。

《電影週刊》的主編周清泉的解讀就很有代表性。

“《泰坦尼克號》是一部災難片,也是一部愛情片,但是這部電影包含的內容,卻非常的豐富。

簡單地說,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解讀,第一個方面。

也是最淺顯的一個方面,那就是,這無疑是一部商業大片。

影片以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號遊輪在其首次航行中,因為觸礁冰山,導致沉沒的真實事件為背景,描述了處於對立階層的窮畫家傑克和富家女蘿絲的愛情故事。

從架構上來說,是很明顯的按照主流的商業電影架構來的。

無疑這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從代入感來說,於普通觀眾而言,傑克無疑是無數普通的影迷們最想代入的角色。

從故事劇情來說,傑克是一個出身底層的平民,他除了帥,和一手還算可以的畫技,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長處。

而蘿絲呢?一個富家千金,按照我們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一個白富美!

從網路用詞來說,傑克和蘿絲的故事,無疑就是屌絲逆襲白富美的故事!

這無疑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

而我們再來看結局,傑克死了,為蘿絲而死!

其實作為商業大作,傑克必須死,這是從傑克和蘿絲相遇開始,就註定的結果,因為,如果傑克不死,那麼未來傑克和蘿絲能一如既往地恩愛嗎?必然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最美的愛情,最炙熱的愛情,從來都是熱戀期的愛情!

所以,傑克的死,讓愛情成了永恆,讓觀眾不需要去考慮去思考,他在道德層面的問題。

因為他已經死了啊!

所以,從這方面來說,這無疑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

最淺層的是商業電影,人們聚焦的也從來都不是災難,而是愛情!

那麼第二個層面來說,這是一部有教育意義的話題電影。

為什麼這麼說?

大家看的是愛情嗎?其實並不是。

看完電影,愛情固然在電影裡面佔據了極大的篇幅,但是卻不能忽略,這還是一部災難片。

電影中傳達了一個很明確的主題——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應當怎麼做?

汽車墜江、列車脫軌、輪船沉沒,當這些現實中的意外來臨時,《泰坦尼克號》給了一個教科書式的求生指南:

必須保持冷靜,必須遵守規矩聽從指導的逃生,必須要讓老人、婦女和孩子先得救。

當面對無法改變的死亡命運,留下對生命的尊重。

比如影片中留在甲板上的四個樂師,比如躺在床上雙手相握、被浪吞沒的老年夫妻,安撫孩子入睡的母親,盡責到最後一分鐘的船長,與大船共存亡的設計師安德魯.

當然,還有自殺的大副穆先生,划船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