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跑的結局也讓我們不住歡呼鼓掌,尤其是電影的結局實在出人意料之外,本來可以實現故事的完滿卻在這一刻留給我們去聯想,可能我習慣了中國模式的完滿結局,命運跟阿里開了個玩笑。阿里不小心得了個第一名,獎勵由小鞋子變成了參加度假營和一套運動服。我只看到莎拉失望走開,看到阿里的滿是血泡的腳浸泡在井水中特寫鏡頭,金魚圍繞著阿里的一雙腳好像是在撫慰著,很平淡很平淡,就這麼結束了,意猶未盡啊,也許這就是表達阿里未給妹妹爭得到小鞋子的一絲傷感吧?

電影不過是導演和編劇給我們帶來的一個故事的訴說,藏在故事裡的深意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感受的到。每個人所感受到的就是故事想要告訴我們的,就像這部《小鞋子》,我從中感受到了無限的親情,你呢?”

“在網上看過關於《小鞋子》的介紹,有點印象,昨天終於看了,忍不住談談感想。

總體來說,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有一種清風拂面的感覺,叫人感到很清新、舒服。社會底層的人,經濟上雖然貧困,卻不影響他們有尊嚴地活著,家裡雖然窮得付不起房租、買東西要賒帳,但是父親還是教育女兒不要佔教會的便宜;有病在身的母親在煮好了一鍋湯以後,不忘了給鄰居的一對老夫妻送一碗過去,讓人感到一絲絲溫暖。特別是,哥哥為了

妹妹的小鞋子努力賽跑的那一幕,無限的感人.

第一次看伊朗背景的電影,電影裡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東西,從頭至尾充滿了希望,或許是宗教的力量使然,希望以後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這類電影。

BTY,李易導演多出去外面旅遊吧,感覺他拍的“旅遊”電影,每一部都介紹了各個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

難怪國外那麼多地區想要邀請李易導演去旅遊,哈哈哈!”

“老實說,對於伊朗這個國家,我們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一個神秘的國家。這個國家有狂熱的宗教,無盡的戰爭,豐富的石油,以及稱霸西亞的足球。

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是李易導演執導的,甚至很難在國內院線上映,我們也提不起去看的興趣,但是我很慶幸,我去看了。

這雖然是一部兒童電影,但電影所體現的卻有很多對於成年人來說的無奈,感受到被貧苦所困住的世界,和不斷掙扎的意念。不停的衝擊著我的大腦。小小的孩子,在為擺脫困境付出了努力。即使人生之事並不能如所想的結果一樣,但只要努力的爭取過了,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童年,阿里的童年顯然是不幸的。為了一雙鞋子,爭分奪秒的快跑,在課間,在賽場。然而他的童年又是幸運的,可以為了一雙鞋子如此賣力,不知他以後的人生會如何,但這雙鞋子終將永遠銘記在他的記憶深處。也許這會使一種激勵,為了人生打拼的激勵。苦澀的童年,忙碌的童年。

看著這部電影,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雖然沒有如此窘迫,但終竟還是有點苦澀。”

“簡單的故事,沉默的情感,美麗而清貧的童年,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即便有爭吵有貧窮有眼淚,還是依舊美好。故事如片名一樣可愛純真。鏡頭並非唯美,卻異常的樸實細膩,樸實到感覺鏡頭前的小演員根本沒有在演,這就是他們的生活,生在伊朗社會底層家庭的生活。

阿里去幫妹妹取送去修補的舊鞋子,回來路上,卻不小心弄丟了,妹妹哭了,哥哥也內疚到哭泣。這是妹妹僅有的一雙鞋,明天怎麼去上學呢,為了不捱罵,哥哥懇求妹妹先不要告訴父母。這段鏡頭,簡直不能更棒,有點怨氣卻彼此保護著,哭也不敢出聲。阿里和妹妹的懂事堅韌善良,為了不給父母增添煩惱在困難面前相互體諒互相支援很暖心,好想抱抱這兩個可憐的孩子。

影片裡很多是現狀,導演並沒有用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來反諷社會,階級,貧富差距的問題。電影的敘事風格平靜溫和,沒有一點點的刻意,沒有過分渲染底層百姓不堪,反而著眼在這對兄妹之間的小互動,整個劇情圍繞在一雙鞋上。沒有太多的對白,只是流轉在兩個孩子之間的細膩鏡頭你會發現最有力的感動,其實都是無聲的。

電影裡看到的既不是膚淺的勵志、或廉價的同情。看到的是閃爍著生命最初的光芒、樸素又美好的力量。影片結尾兄妹倆在池邊的默然相視,傳遞著一股清澈明淨的禪意,一切花哨的電影技法在這裡都羞於出現。

人的一生中,會有著數也數不清的一個接一個的困難,我們開始一無所有,也可能會在達到一個目標後仍然無所適從。但只要我們有著勇於努力、奮鬥的生活態度,就能活得精彩,活得有意義。可能我們只是在追求一些有些人根本不屑一顧的東西,因為這世界本來就有這樣那樣的不公平,但追求中的奮鬥經歷,得到我們心中的鞋時的喜悅,卻是什麼人也不能從我們手中奪走的。

能夠在自己困難的時候,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同情他人;能夠在身處逆境的時候,依舊擁有快樂平和的心情,依舊對生活充滿希望,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真正體會到生活中的樂趣。”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