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給誰帶來了春天?

佩皮諾,這個星期六的傻孩子,等到了他的春天,在這個學校裡面,他智商不高,年齡最小,是最受欺負的,他吃飯必須用珠子換盤子,睡覺被人奪走被子,上樓要給錢......他很笨,5+3=53!

我們可以想象,馬修如果沒有出現,他會是如何?

繼續等待他的週六的到來,繼續被欺負著,然後或許有一天,他會崩潰!

可是馬修來了,他給佩皮諾帶來了春天,他警告蒙丹不許他欺負佩皮諾,甚至不許他看他。

佩皮諾不會唱歌,他就把他放在講臺上,讓他有參與感。

他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為他蓋被子......

或許他等待了那麼久的「父親」也不過如此吧?所以,他鼓起了勇氣,所以帶著自己的行囊,抱著自己的布熊去追尋著自己的春天!

皮埃爾,天使面孔,魔鬼心腸,這是離開的老師雷對馬修說的。

在這之前,他認為母親不愛自己,視自己為累贅,他是個敏感,自尊,些許自閉的孩子,他有著天籟一般的嗓音,但是在這之前,又有誰注意到了?

是馬修!馬修的到來,讓他的天籟之聲被髮掘出來。

是馬修,讓他的母親知道了原來自己的兒子並沒有那麼的不堪。

所以,皮埃爾的春天來了,是馬修,這個禿頭的失敗的音樂人帶來的。

只是可惜的是,皮埃爾始終是冷漠的,他甚至記不住馬修的名字,諷刺的是,現實

當中,我們很多人何嘗不是如此?

蒙丹!這個孩子,無疑是非常特別的,為什麼在佩皮諾和皮埃爾之後,提到他呢?

因為他是唯一一個還沒有來得及感受這股「春天」的氣息,就墜入寒冬的人。

蒙丹從被從少管所帶過來的,對他在更自由環境的適應能力做研究。智力圖表上分為充分、正常、稍次、輕度弱智、中度弱智、深度弱智、白痴,看圖顯示,蒙丹整體處於正常偏上,以圖表上的資料看,蒙丹的智力一直處於正常偏上的水平。能讀書、寫字。

但是被作為有暴力傾向的孩子,作為科學實驗的實驗品,考察他是如何融入普通群體或者說他是否能夠融入普通群體。在此我們要分辨一下,是真的如此還是被說成如此,在最開始學監先生剛到這個學校的時候,說這裡的孩子也是各種問題兒童。

這個角色,無疑一開始就極其令人反感的,在他的人生裡,恃強凌弱、勒索賺錢,就是靠這樣的生存之道活下來的。然後,在少管所

裡(或者其他的管制學校裡),表面為你好背地裡使絆子的學監大概就是他曾經遇到過的,因為別人對自己好,信任了別人,卻被背叛,少年衝動一怒之下刺傷了以前的學監。大概就是他暴力傾向測評的由來之地。

然而當這裡的學監,因為他欺負佩皮諾,而站出來的時候,大概是被震撼到了。在這裡,學監已經不只是一個老師的身份,有麼有很像一個父親,一個非常關心自己孩子的父親,才會帶著憤怒、剋制、去讓壞孩子遠離自己的孩子,才會說出無論如何我要好好保護他、不許你傷害他的這些話。

蒙丹這次沒有反駁,被老師的憤怒鎮住了、或者被這種像父親一樣的保護震動了,他的視線從直視,慢慢看向了下方。

在直視的眼神中,我們已經看不到一開始那樣的挑釁、戾氣;而眼神向下,在行為學上,這是一種認錯或者屈服的表現。

我們可以想象,其實這個時候的蒙丹已經開始漸漸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因為在這之前,他從未遇到過會如此像父親一樣保護一個學生的學監!而現在他遇到了。

可是有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先是作為引子,他進入另一位老師的房間偷手錶(偷?或者好奇?正如孩子們進入學監老師的房間裡撬開了鎖拿走了他的樂譜,不知在這裡是否是前後的一種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