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反派主角電影?(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個殺手不太冷》之後,李易就又一次閒了下來。
他其實挺滿意現在的生活的,拍拍電影,拍完電影就休息一段時間,和老友們一起小聚一下。
距離《這個殺手不太冷》上映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了。
李易邀請了老友們來家中小聚,自然而然地就聊了起來。
「說起來,史丹這個角色的確很變態,但是我突然有個想法,你們說,反派可不可以當主角?」唐路突然開口道。
「反派主角?有意思啊!我覺得也可以吧?不過,這個還真的沒多少人嘗試過,倒是好萊塢有一些電影,反派的魅力比主角大,但是卻也並非是以反派為主角。」陳問眼睛一亮道。
「但是有個問題,反派之所以是反派,說明這是個壞人吧?不管是被迫成為壞人,還是主動成為壞人,但是壞人做主角,價值觀方面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吧?」林雲斌反問道。
「這個的確是!至少我是不喜歡這類的影片的!」李易搖了搖頭。
其實李易這裡的確有一部關於反派主角的電影,但是那部電影,他其實並不是特別喜歡。
沒錯,那部電影就是《小丑》!
這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的衍生作品。
這部電影的爭議非常大,有人覺得非常好,但是這部電影的影響的確可以說在影史上都算的上是頂級。
在全球很多上映的國家和城市,上映《小丑》的時候加強了安保,甚至院線附近還增派了警察巡邏。
不可否認,這是一部好電影,爭議之所以很大,是因為這種爭議並不是單純的審美隔離,因為大家都承認《小丑》影片本身的藝術質感,只是在價值觀上,《小丑》給出了非常模糊的界定。
這正如影片中亞瑟的一句臺詞:「什麼好笑什麼不好笑,都是你們來定義的。」
這句話對應真實而現實世界,影射我們現在的所謂的價值觀,只是一種定義而已,什麼是值得推崇的價值觀或意識形態,都是我們文明社會說了算,但價值觀這種東西,它真的存在嗎?
支持者認為:《小丑》用極為負面的價值觀挑戰現今社會,那就是如果一部電影能真的影響現實,那麼文明社會該有多脆弱。
而反對者認為:拋離所有價值評斷,這部電影也是不及格的。電影中他所有積極的舉動,都是無意志,無目的的。
「這麼說你還真有想過?說來聽聽?」慕晴一臉好奇地看著自家丈夫問道。
其他人也都一臉好奇,事實上,這類的反派電影,在國內幾乎是不存在的,哪怕是在好萊塢也很少見。
「溼冷無望的哥譚市,卑微的亞瑟·弗蘭克依靠扮演小丑賺取營生。與之相依為命的母親患有精神疾病,而亞瑟深記母親的教誨,無論遭受怎樣的挫折都笑對人生,卻因此讓自己揹負著莫大的壓力,瀕臨崩潰。他夢想成為一名脫口秀演員,怎奈生活一次次將失望狠狠地砸在他的頭上。不僅如此,他因意外丟掉了工作,偶然瞥見母親的秘密,又使他心中燃起對那個與之地位懸殊卻從未謀面的父親的殷切渴望。命運習慣了事與願違,空蕩蕩的地鐵內,悲傷的小丑在無法自已的癲狂笑聲中大開殺戒……」
李易先是做了一番簡介,然後才開始把《小丑》的故事娓娓道來。
這個世界沒有DC,沒有蝙蝠俠,但是這其實無關緊要。
因為《小丑》的故事,雖然是源於DC,但是卻又脫離了出來,可以說,這個故事裡面,真的沒有什麼超級英雄的相關。
可以說,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反派是如何誕生的故事。
聽完李易講述的《小丑》的內容之後。
陳問等人也
分成了兩部分。
一部分支援,一部分反對。
陳問一臉驚歎地道:「這個故事很吊啊!《小丑》的故事非常飽滿,前三分之一雖然有些套路和刻板,但中間開始反轉發力,後面三分之一開始走向無界的黑暗,暴力,血腥,價值觀天平的失衡,都在最後壓向觀眾,清晰的看著急需社會救助的亞瑟,徹底淪為精神瘋癲毫無人性的小丑。」
唐路也點頭道:「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小丑,這個小丑代表著壓抑,無序,暴力,傲慢,混亂,癲狂,仇恨等等所有人性的負面和惡。所以給小丑設計一個精神病的身份背景,是點睛之筆,不過,的確這樣的電影要真的拍出來,怕是影響的確會很大。」
「小丑本是帶給人快樂的,但是他們自己卻很少有快樂的,我記得好像之前在哪裡看到過這句話。」慕晴也說道。